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股市悟道:十年投资路 > 第239章 期海实战记录13:豆粕,USDA报告之战

第239章 期海实战记录13:豆粕,USDA报告之战(2 / 2)

“在天气市中,要区分救济性降雨和趋势性降雨。”韩风在日志中写道。他决定继续持有仓位,甚至考虑在回调时进一步加仓。

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正确。在短暂的降雨过后,美国中西部地区再度出现不利于大豆生长的高温干旱少雨天气。市场对全球大豆减产的担忧加剧,豆粕价格重拾升势。

八月十八日,豆粕期货近月2309合约开盘就达到5000元/吨,上涨274元/吨,引发市场进一步关注。到八月十九日,全国各地现货价格普遍达到5000元/吨关口。韩风的持仓浮盈快速膨胀,但他依然保持冷静,开始执行分批止盈计划。

“USDA报告行情的难点不在于获取利润,而在于守住利润。”韩风深知农产品市场的特性——暴涨之后往往伴随着暴跌。他在5050元/吨附近平掉了三分之一仓位,锁定了这部分利润。

随着价格不断创出新高,市场上看涨声音此起彼伏。某国际投行发布报告指出,在厄尔尼诺天气现象影响下,全球大豆供应可能进一步趋紧。国内豆粕ETF在近两个月涨幅达到34%,明显超越同期其他品种涨幅。

但韩风注意到一些潜在的风险信号。美国新豆天气市已经进入尾声,八月十一日美国农业部将2023/2024年度美豆新作单产从52蒲式耳/英亩调低至50.9蒲式耳/英亩,这一调整基本已被市场提前消化。同时,国内大豆进口数量在持续减少,7月份进口量973.1万吨,较6月减少53.9万吨,但预计8—10月大豆到港量将分别在940万吨、600万吨以及450万吨左右,供应正由宽松向预期偏紧转换。

基于这些观察,韩风加快了止盈步伐。在价格突破5100元/吨时,他再次平掉三分之一仓位。这个时候,他的持仓成本已经被大幅降低,剩余仓位的风险完全被前期盈利覆盖。

九月份,市场格局开始发生变化。随着美国中西部产区天气好转,美豆优良率回升。同时,USDA九月报告虽然下调单产,但期末库存高于市场预期,报告利多出尽的意味浓厚。豆粕价格进入高位震荡阶段。

韩风在价格跌破5000元/吨时平掉了所有剩余仓位,为这场历时三个多月的USDA报告之战画上了圆满的句号。结算显示,这笔交易为他的账户带来了超过百分之四十的收益率,账户总资金突破了一千一百万元。

在交易总结中,韩风写下了这样一段话:“USDA报告之战教会我,在农产品市场中,信息优势是最大的竞争优势。而对信息的正确解读,比信息本身更为重要。真正的交易高手,不仅要及时获取信息,更要善于甄别信息的权重,把握市场对信息的反应模式。”

通过这次实战,韩风还深刻认识到,USDA报告行情往往分为几个阶段:首先是预期阶段,市场基于天气和作物状况形成预期;其次是报告发布阶段的剧烈波动;然后是消化阶段,市场深入理解报告细节;最后是修正阶段,价格根据实际供需变化进行调整。把握每个阶段的特点,才能更好地把握行情节奏。

“在USDA报告面前,保持谦逊和耐心是成功的关键。”韩风在日志的最后写道。

秋意渐浓,韩风站在交易室的窗前,望着街上熙攘的人流,心中充满感慨。这一年的期海征战,让他从一个小额交易者成长为资金量超过千万的专业交易者。而豆粕战役的胜利,更是让他的交易理念完成了一次重要的升华——从技术分析到基本面分析,再到信息分析的蜕变。

他知道,在未来的交易道路上,还会有更多的USDA报告等待着他去解读,更多的市场机会等待着他去把握。毕竟,在这个信息驱动的市场中,能够持续盈利的,永远是那些既懂得分析信息,更懂得理解市场对信息反应逻辑的交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