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歌负责后勤保障,给大家准备了茶水和干粮,时不时到现场查看进度。林逍的亲妹妹晓梅才十七岁,带着几个妇女给收来的环颈雉和松鸡喂食,妇女们都亲切地喊她“晓梅丫头”。这些种源暂时安置在狍子养殖场的几个简易棚子里,棚子是用原木搭的框架,铺着油毡纸顶,已经提前消毒,里面临时搭了栖架,铺了干草,还摆上了简易的饮水器和食槽。
“晓梅丫头,这些野鸡真能养活吗?”一个妇女一边往食槽里倒玉米,一边问道。晓梅点点头,手里还拿着林逍留下的饲养笔记:“我哥说了,这些都是成年的种鸡,只要温度和饲料跟上,成活率很高。等密目网挂好,再等省城的技术员来指导,咱们就建正规的养殖棚,到时候把它们转移过去。”棚里的环颈雉羽毛呈灰褐色,带着金属光泽,松鸡体型稍大,羽毛呈暗褐色,警惕性很高,有人靠近就会往后退。
中午休息的时候,大家坐在石墙边上吃饭,干粮是白面饼和煮鸡蛋,还有腌黄瓜。虎子喝了口水,对大家说:“兄弟们加把劲,争取三天内挂完,林逍回来就能看到成果了。”一个壮劳力笑着说:“虎子哥放心,保证完成任务!咱们也想早点看到养殖场建成的样子。”
下午的施工遇到了点麻烦,靠近山边的几棵大树枝干太粗,固定倾斜网的时候不好发力。虎子想了个办法,用滑轮组把密目网拉上去,再用铁丝固定在树干上。他亲自爬上树,系好安全绳,在树干上钉上钉子,然后指挥子在树上喊道,汗水顺着脸颊流下来,浸湿了后背的衣服。
沈歌站在树下,手里拿着毛巾,一脸担心:“虎子,小心点,不行就下来休息会儿。”虎子摆摆手:“没事,很快就好。”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终于把倾斜网固定好了。密目网从杉木杆顶端倾斜延伸到大树枝干上,形成一道四十五度的屏障,既牢固又美观。
九月三十号下午,挂网工作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二。垂直部分的密目网已经全部挂好,黑色的网面沿着石墙延伸,像一道黑色的长城。倾斜部分也完成了大部分,从远处看,整个养殖区被密目网包裹着,既安全又规范。晓梅带着妇女们开始清理场地,把施工留下的杂物都收拾干净,准备迎接种鸡转移。
十月一号上午,最后一卷密目网挂好了。虎子站在石墙上,看着整个养殖区,心里充满了成就感。三百亩林地被密目网牢牢围住,垂直十米的网面高达石墙顶部,倾斜的网面连接着周围的大树,形成了一道立体的防护网。他让人拿来梯子,爬上倾斜网踩了踩,网面很牢固,没有丝毫晃动。
“沈歌姐,你看怎么样?”虎子从墙上下来,问道。沈歌点点头:“太好了,跟林逍规划的一模一样。这下既能防止野兽进来,又能防止野鸡飞出去,先让它们在简易棚里住几天,等技术员来了建完正规棚再转移。”晓梅也走过来说:“简易棚消毒好了,饮水器和食槽也都摆妥当了,目前住着没问题。”
转移种鸡的工作由虎子和晓梅负责,他们用竹笼把环颈雉和松鸡一只只装起来,每笼装两只,避免拥挤受伤。竹笼是提前编好的,里面铺了干草,防止种鸡受伤。壮劳力们两人一组,抬着竹笼往新养殖区走去,晓梅跟在后面,不断提醒大家:“慢点走,别晃,小心惊到它们。”
临时安置区里,晓梅按照林逍的交代,简单划分了两个区域,分别用于饲养环颈雉和松鸡,暂时没分种鸡和小鸡区。每个区域都有独立的简易棚和活动场地,场地里留着原生的杂草,模拟野生环境。种鸡被放进棚子后,一开始还很警惕,四处乱窜,过了一会儿,就开始啄食地上的杂草和昆虫。
“晓梅丫头,你看它们开始吃东西了!”一个妇女兴奋地说道。晓梅笑着说:“这就好,说明它们适应了新环境。记住,以后每天喂三次,早上喂玉米,中午喂豆粕和菜叶,晚上喂小米,饮水要每天更换,保持干净。”她拿出林逍留下的笔记本,把喂食时间和食量都写在木板上,钉在棚子门口,方便大家查看。
傍晚的时候,沈歌接到了林逍的电话,得知他坐的火车傍晚到佳木斯,转客车到县城再骑车回来,到家得晚上了,心里既期待又有些担心。她连忙跟虎子和晓梅说:“逍哥今晚到家,虎子你安排两个人去县城路口接接他,晓梅丫头,咱们去厨房准备点热乎饭菜,等他回来就能吃。”虎子点点头:“好,我这就安排人,保证把哥安全接回来。”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沈歌和晓梅在厨房忙个不停。沈歌杀了一只鸡,炖了一锅热气腾腾的鸡汤,晓梅则摘菜洗菜,两人合作炒了几个青菜,还蒸了白面馒头。“沈歌姐,我哥这次去省城,肯定把事儿办得妥妥的。”晓梅一边切菜一边说,语气里满是对哥哥的崇拜。沈歌脸颊带着笑意:“肯定的,等他回来咱们就知道了,再过六天就是咱们的婚礼了。”
晚上八点多,院子里传来摩托车的声音,沈歌和晓梅连忙迎了出去。月光下,林逍背着行李下了车,虎子跟在旁边帮忙扶着车。“逍哥,你可回来了!”沈歌快步走上前,接过他的行李,伸手摸了摸他的手,有些冰凉。林逍握住她的手,笑着说:“让你们久等了,路上客车耽误了点时间。”晓梅也凑过来:“哥,饿不饿?饭菜都热着呢。”
“都好,密目网已经挂完了,种鸡也转移到新养殖区了,你快去看看。”沈歌拉着林逍往养殖区走去。虎子和晓梅也迎了上来,虎子兴奋地说:“哥,你看,按照你的要求挂的网,绝对牢固!”林逍走到石墙边上,仔细查看了垂直网和倾斜网,又踩了踩立柱,满意地点点头:“太好了,比我预想的还要好。”
在养殖区里,林逍查看了种鸡的状态,看到它们在棚子里活动自如,不时发出叫声,心里很踏实。晓梅把喂食记录递给她:“哥,这是这几天的喂食记录,它们吃得很好,没有出现生病的情况。”林逍接过记录,认真看了看:“不错,等李技术员来了,再让他看看,制定更详细的饲养计划。”
中午的接风宴很热闹,大家围坐在院子里的石桌旁,喝着鸡汤,吃着炒菜,聊着养殖场的未来。林逍把在省城的情况跟大家说了一遍,当说到有技术员要来指导,还有一个月的免费技术扶持时,大家都欢呼起来。“太好了,有技术员帮忙,咱们就更有底气了!”虎子兴奋地说。
饭后,林逍和沈歌一起收拾婚礼的东西。沈歌拿出一件红色的灯芯绒外套,笑着说:“这是我给你做的结婚礼服,你试试合不合身。”林逍穿上外套,大小正好,沈歌又拿出一条红色的围巾,给他围上:“真精神。”林逍握住她的手:“辛苦你了,等养殖场稳定了,我带你去省城好好逛逛。”
饭后,林逍和虎子、晓梅商量养殖棚的建设事宜。他拿出规划图,指着上面的标注说:“咱们搞原生态养殖,养殖棚不用红砖,用刷木漆的木板搭建,既透气又环保,符合雉类的生长习性。等下周一李技术员来了,让他现场指导,确定棚子的朝向、通风口位置和栖架高度,咱们再动工。”虎子点点头:“行,我明天先去山里选些结实的原木,再去镇上买木漆和搭建用的五金件。”
晓梅也凑过来汇报情况:“哥,花椒树和黄刺玫都成活了,我让婶子们每天浇水,长势很好。另外,我跟周边的农户婶子们联系了,她们愿意给咱们供应玉米和豆粕,价格比镇上便宜不少。”林逍点点头,摸了摸妹妹的头:“做得好,跟她们签订长期供货协议,保证饲料的稳定供应,结款的时候别亏待了婶子们。”
傍晚的时候,林逍坐在院子里,看着夕阳下的养殖场。密目网在夕阳的照射下泛着黑色的光泽,石墙整齐排列,种鸡在棚子里不时发出叫声,远处的花椒树和黄刺玫随风摇曳。他知道,养殖场的基础已经打好,接下来就是驯化和养殖,只要技术到位,肯定能成功。
沈歌端着一杯茶水走过来,递给林逍:“在想什么呢?”林逍接过茶水,喝了一口:“在想咱们的未来。等养殖场盈利了,咱们再扩大规模,搞立体养殖,养些兔子和山羊,再建个农产品加工厂,让周边的农户都能受益。”
沈歌靠在他的肩膀上,轻声说:“我相信你,不管你做什么,我都支持你。”夕阳的余晖洒在两人身上,拉长了他们的影子。院子里的雪团趴在地上,安静地看着他们,小雅抱着汤圆,在旁边玩耍。整个农场充满了温馨和希望的气息。
晚上,林逍给老周打了个电话,告知自己已经安全到家,感谢他的帮助。老周笑着说:“客气什么,咱们是兄弟。李技术员我已经安排好了,下周一就过去,你准备好住处就行。”林逍连忙说:“放心,住处已经准备好了,保证让他住得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