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野猪的场面很热闹,周场长让人烧了开水,几个年轻力壮的林家后生轮流上阵,很快就把野猪处理好了。猪肉按人头分,每家都能分到两三斤。看着本家乡亲们捧着猪肉喜气洋洋的样子,林逍心里也暖暖的。“逍儿,真是谢谢你啊!”“以后家里有啥活,尽管跟你叔说!”乡亲们的道谢声此起彼伏,都是熟悉的乡音,格外亲切。
回到家时,王秀兰已经把赤狐处理好了。一张完整的赤狐皮铺在院子里的木板上,火红色的皮毛在夕阳下泛着光泽,没有一点破损。“娘,您的手艺真不错!”林逍拿起赤狐皮,指尖抚过顺滑的皮毛,心里那点关于苏颜的念想又冒了出来,只是不再像之前那般沉重。王秀兰看出他的心思,叹了口气:“是想给苏丫头做的?唉,那孩子挺好,就是跟咱逍儿没那个缘分。不过娘看你最近气色好多了,沈知青那丫头挺不错的,性格也好。”林逍点点头,没说话,只是把赤狐皮仔细收进了木箱。
第二天一早,林逍就把剩下的那头野猪抬到院子里,支起一口大锅烧开水。虎子和郑云也过来帮忙,把野猪的肉切成一块块的,用绳子串起来。“逍哥,咱这肉咋卖啊?”虎子问道。林逍想了想:“乡亲们要是有粮票、布票或者钱都能换,一斤肉换一斤粮票,或者五毛钱,要是实在没有的,赊账也成。”
消息一传开,本家乡亲们就陆续赶来。第一个来的是林大叔,他是林逍的远房堂叔,手里攥着两张粮票:“逍儿,给叔换两斤肉,孙子过生日,想给娃炖点肉吃。”林逍接过粮票,给他称了两斤多肉:“叔,多给您点,娃长身体。”林大叔感动得连连道谢:“好小子,跟你爹一样实诚!”
接着是林李婶,她男人是林逍的堂伯,手里拿着一块布料:“逍儿,婶子没有粮票也没有钱,这块布是我攒了好久的,能换点肉不?”林逍看了看布料,是块不错的棉布,点点头:“婶子,这块布能换五斤肉。”林李婶喜出望外,接过肉连忙说:“谢谢你啊逍儿,婶子回头给你做双棉鞋!”
一上午的时间,野猪肉就换出去大半。虎子一边记账一边感慨:“逍哥,还是你有办法,这样既帮了乡亲们,咱也不亏。”林逍笑着说:“都是乡里乡亲的,互相帮忙是应该的。”正说着,周场长提着一袋苞米面过来了:“林逍,这是一百斤苞米面,我多给你装了十斤,算是农场的一点心意。”
林逍接过苞米面,放在墙角。刚要转身进屋,就看见沈歌抱着一摞书本走进来。看到沈歌,林逍脸上露出笑容:“谢了,你看得还挺快。”沈歌瞥见院子里的赤狐皮,眼睛一亮:“这是赤狐皮?成色真好,做围脖肯定好看。”林逍心里一动,忽然说道:“我正想做个围脖,给苏颜当订婚礼物,也算彻底放下过去。”
沈歌愣了一下,随即笑着说:“林逍哥,你能这么想就对了!真心喜欢过的人,就该祝她幸福。这围脖做得精致点,也算是给过去的情谊画个圆满的句号。”王秀兰在一旁听着,也跟着点头:“沈丫头说得对!逍儿,娘明天就找你林三婶帮忙,她针线活是咱农场最好的,保证做个最体面的围脖。”林逍看着沈歌坦荡的眼神,心里最后一点坎也迈过去了,笑着说:“好,那就麻烦娘和三婶了。”
接下来的两天,王秀兰找来了林三婶,两人一起忙活给赤狐皮做围脖。沈歌没事也过来帮忙,给她们递剪刀、穿线,还出主意在围脖边缘缝上一圈细绒线,更显精致。林逍也没闲着,白天处理野猪肉,晚上就坐在一旁看着她们缝制,偶尔和沈歌聊几句打猎的趣事,或是听她讲省城的新鲜事。林三婶的手艺果然精湛,把赤狐皮裁剪得恰到好处,又用红绒布做了里子,缝上精致的盘扣,一条火红色的围脖渐渐成型。完工那天,林逍拿着围脖看了半天,确实体面又好看,苏颜戴肯定合适。
腊月十六一早,林逍把围脖仔细包进红布,又写了一张简短的贺词,放进信封里。沈歌特意过来送他,还帮他在信封上写了工整的地址:“林逍哥,寄完信别着急回来,县城东头的糖炒栗子挺好吃的,买一斤尝尝。”林逍笑着应下,骑着自行车去了县城。到邮局把礼物寄出去后,他真的买了一斤糖炒栗子,慢慢吃着往回走。阳光洒在身上,心里松快得很——那段藏在心里的感情,终于有了个像样的收尾,而身边有沈歌这样的朋友,日子也多了不少乐趣。
回到农场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虎子和沈歌正坐在院子里等他:“逍哥,你可回来了!”沈歌接过他手里的糖炒栗子,分给虎子几颗:“我就说林逍哥会买吧。”林逍走进屋,把寄信的事跟王秀兰说了。王秀兰点点头,端出一碗热乎的野猪汤:“喝碗汤暖暖身子,放下就好,以后日子长着呢。”林逍接过汤碗,喝了一口,暖意从胃里蔓延到全身,心里那点残存的怅然,早已烟消云散。
晚饭时,桌上摆满了菜:红烧野猪腿、清炖小黄毛、炒野蘑菇,还有一盆野猪骨汤。虎子和郑云也在,几人围坐在桌旁,吃得津津有味。“逍哥,明天咱还去打猎不?”虎子啃着野猪腿问道。林逍想了想:“明天先把马鹿皮晾好,后天去西山看看,听说那边有狍子群。”
吃完饭,林逍把换回来的粮票和钱整理好,放在一个铁盒子里。粮票有五十多斤,钱有二十多块,还有几块布票和油票。“这些留着家里给晓梅用吧。”林逍笑着说。
接下来的几天,林逍每天都去院子里翻晒马鹿皮。经过石灰水浸泡和阳光晾晒,马鹿皮变得柔软有韧性,毛色也更加光亮。林逍用针线把马鹿皮缝成一件披风,试穿了一下,又暖和又威风。“逍哥,这件披风真好看,开春打猎穿正好。”虎子羡慕地说。
赊账的乡亲们也陆续把粮票和钱送了过来,没有一个赖账的。林逍把剩下的野猪肉腌起来,挂在屋檐下晾干,这样能存到开春。“逍哥,周场长刚才过来了,说想跟你长期合作,以后你打了野猪都卖给农场,农场给你算高价。”虎子跑进院子说道。
林逍眼睛一亮:“这是好事啊!明天我去跟周场长谈谈。
从场部回来的路上,林逍遇到了林三叔。林三叔手里提着一篮子鸡蛋:“逍儿,这是给你的,谢谢你上次多给的肉,孙子吃得可香了。”林逍连忙推辞:“叔,您这就见外了,一点肉而已,都是本家亲戚,互相帮衬是应该的。”林大叔把鸡蛋塞进他手里:“拿着吧,这是你婶子特意给你留的,补补身子。以后有啥活儿,你尽管开口。”
回到家,林逍把鸡蛋递给王秀兰:“娘,林三叔送的,您煮了给大家分着吃。”王秀兰笑着接过:“都是本家亲戚,心都是热的。对了,你寄给苏丫头的围脖,应该能赶在订婚前到吧?”林逍点点头:“邮局说三天就能到,赶得上。”他走进屋,拿出之前和苏颜来往的书信,还有那张请帖,一起放进火盆里。火苗舔舐着纸张,那些青涩的过往也随着烟雾渐渐消散,林逍心里彻底敞亮了——过去的就让它过去,身边有亲人、有朋友,日子总要往前看。
除夕前一天,林逍把剩下的野猪肉和狍子肉分给了大伯家和虎子家,又给周场长和三爷爷林支书各送了一块野猪肉。院子里挂满了腌好的腊肉和香肠,屋檐下的红灯笼格外喜庆。王秀兰正在贴春联,林逍则在旁边帮忙,晓梅和沈歌也过来一起忙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