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赋萧御史》(2 / 2)

心中正犯嘀咕,忽有太监匆匆而来,向景帝报:有近千人在萧府门外聚集,讨要说法。

萧府门外,一片肃杀。

八百书生,尽着素白麻衣,沉默矗立,如同一片白色的碑林。每一张脸上,尽是悲愤与决绝。晨风吹过,宽大衣袂瑟瑟作响。

队伍最前方,数名学子合力高举一幅巨幅白布,其上以浓墨书写着周三甲那首绝命诗——《赋萧御史》。尤其是其中两句:

“倾崖亵宇真公蠹,弄权为恶假贤名。”

赤裸裸痛骂萧长山披着贤明的外衣,实是大汉国的蠹虫,词锋犀利如刀!

萧府大门紧闭,院内家丁护院如临大敌,隔着门缝窥视外边动静。

他们都明白:这群手无寸铁的书生,最难应付——因为他们代表的,是堂堂正气!

此刻的萧长山,头缠病带,面色蜡黄,刚被几名夫人唤醒。他张口第一句话便是:“他们散了吗?”

昨日宴上,他被那首诗当场气晕。

那老儒周三甲实在可恶,不仅将他骂作蠹虫,更影射其妹萧皇后。他原还心存侥幸,谁知那诗竟直接题名《赋萧御史》——全诗对仗工整、用词精巧、气势磅礴,极可能成为传世名篇。

若不出意外,他萧长山这辈子将永远被这首诗钉在耻辱柱上,翻身无望。当时一口气没上来,直接晕了过去。

他这副身体早年因练功走火入魔,最忌动气。昨日被人抬回府中,参汤方药灌了半夜,才勉强缓过劲来。今早刚一睁眼,就有婢女仓惶来报:萧府大门被人堵了!

问明情形后,萧长山脑袋一歪,又晕了过去。所幸参汤方药皆现成,一番折腾,总算再度醒转。

范离随景帝御驾赶至萧府门外时,整条大街已被围得水泄不通。

百姓里三层外三层地围观。

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巡城兵马司悉数到场,或维持秩序,或试图驱散学子。场面混乱如沸。

范离一眼瞥见白布上那首诗,顿时脑袋“嗡”的一声。

“何时得借秋棠剑,斩尽妖邪见太清。”

他低头看向自己腰间所佩之剑,几乎要骂出声来。

这不明摆着是将他也拖下水吗?周三甲这老儒,究竟是真性情刚烈,还是暗藏祸心?

太监高声唱道:“皇—上—驾—到—”

人群呼啦啦跪了一地,山呼万岁,声震长安。

景帝沉声道:“平身。”

百姓起身,让出一条通道。

范离终于看清里边情形——

一名年轻书生正一把一把地将纸钱抛向天空,嘶声呐喊,声音凄厉划破长空:

“周先生——魂兮归来!”

众书生同时抛洒纸钱,齐声呼应,悲壮肃穆:

“周先生——魂……兮……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