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赋萧御史》(1 / 2)

范离原以为针对萧家的文章需要时间慢慢发酵,至少也得等上几天才有回响。

万万没想到,仅仅第二天,事情便陡然掀起了惊涛骇浪。

风波起于墨香斋。老儒周三甲正与一众弟子其乐融融地品评报章,忽有一名友人匆匆而入,开口便要借报一阅。众人讶异,问他为何手中无报。来人喘着气答:“市面上所有的报纸,都被萧家买尽,在闹市之中一把火烧了!”

周三甲闻言,联想报上所载内容,顿时痛心疾首、愤懑难平,当即挥毫泼墨,写下七律一首:

紫殿尘昏奸佞横,狐裘锦带炫虚声。

倾崖亵宇真公蠹,弄权为恶假贤名。

深宫内应红颜水,饰诈欺君蔽圣听。

何时得借秋棠剑,斩尽妖邪见太清。

诗成,气犹未平,他愤然题名——《赋萧御史》。

众弟子读后,无不激昂高呼:“快哉!”

谁知这首诗几经辗转,当晚就传到了萧长山手中。

此时萧长山正与童洛设庆功宴,席间六部尚书到了三位,酒暖意酣,气氛正浓。

忽有人来报,称有大儒为萧御史赋诗一首。童洛酒意已深,一听有老儒作诗赞誉,心花怒放,一时兴起,便重操旧业,扬声诵读起来。他声如洪钟,只读了两句便读不下去了:

萧长山一把夺过诗笺,目光扫过诗句,脸色骤变,当场仰面倒下,不省人事。

当夜,马占元擅自带了几名亲信,直闯周宅,欲警告老儒收敛。

岂料周三甲虽是一介儒生,性情却极为暴烈。听完马占元威胁之语,他凛然不惧,狂怒之下,以命相拼,一头撞向对方!马占元闪身躲避,老儒收势不及,撞在墙上……

当场气绝身亡。

而此时,我们的小范大人刚逛完青楼回来,正在处罚公主——此处略去三千字。

第二天早朝时,周三甲死讯还没传开。

大学士童洛与礼部尚书高子贺联名上了《弹劾范离疏》:

“臣大学士童洛、礼部尚书高子贺,谨昧死上言,弹劾太子太保、永安侯、太常寺少卿、驸马都尉范离,含沙射影,惑乱舆论,动摇国本,其罪昭彰,敬陈于下……”

文章足足千言,文辞犀利,列举范离三大罪状,更痛批《半月谈》蛊惑人心。

范离站在臣班中冷眼旁观,心说这俩老小子一看就是熬了一个通宵。

最后高子贺与童洛顶着黑眼圈跪在地上声泪俱下,总结发言:

“恳请陛下下旨,将范离明正典刑,以儆效尤,复朝堂清明,安天下民心!臣童洛、高子贺昧死上陈,伏惟陛下圣鉴!”

范离跨出臣班,当场开怼:

“陛下,与朝上诸公明鉴,此二人一派胡言。《大快人心!临安恶霸天地会罪有应得》只是陈述事实;《这些年,天地会在临安犯下多少罪?》所列罪状,皆出自刑部与大理寺,有据可查;《谁是帮派的保护伞?》一文不过提出猜想,试问天地会后台是谁——可我万万没料到,两位大人竟主动跳出来认领此事!”

范离一番陈词,直接将童洛与高子贺推进粪坑之中。二人越是争论,嫌疑越重,陷得越深。最后弹劾之事,只得不了了之。

早朝过后,范离又被景帝叫到御书房练字。景帝命他就昨日所写“束水冲沙”之法的论证,继续写下具体实施步骤与办法。

范离坐在小书案旁,直嘬牙花子——这特么不是给自己找事吗?他心下嘀咕:要是把潘季驯的治河之法都写全了,老帅哥是不是还得逼自己去治河?那可是苦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