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夹在中间两头为难?(2 / 2)

“李清河同志,麻烦你跑一趟,通知街上的乡亲们,让他们准备几张桌椅,就说下午捌陆军要开个重要会议,人人都得来听听。”

“好嘞,交给我吧!”

李清河二话不说,转身就走。

他一路穿巷过户,挨家挨户传话,不敢有丝毫耽搁。

没过多久,整条街都知道了消息。

家家户户纷纷搬出桌子板凳,有的还主动送来茶水碗筷,准备得妥妥帖帖。

约莫半个时辰后,李清河满头大汗地跑了回来。

“政委,都安排好了,场地、人手、桌椅全到位,随时能开会。”

“干得好!”刘玉祥满意地点点头。

“这段时间真是辛苦你们了,来回奔波,操心费力。”

“不累,为群众办事,哪有什么苦不苦的。”

李清河边擦汗边笑着说。

“哈哈哈,行!今天我请客,走,咱们好好吃一顿!”

“哟!政委请客可是稀罕事,走走走,可不能错过!”

李云龙笑着挽起袖子,三人并肩朝饭馆走去,背影融进午后的阳光里。

李云龙笑着推了推李清河。

“哈哈,瞧把李连长急的,脸都涨红了。”

三人边走边聊,进了饭馆,痛痛快快地吃了一顿热乎饭。

酒足饭饱后,慢悠悠地踱出店门。

“时间也差不多了,要不现在就召集大伙儿开个会?”

刘玉祥政委抬头看了看天色,开口问道。

“行啊,我跟李连长分头行动,一人跑一片,总比一个人跑得快。”

李清河应道。

“好,抓紧办。”

于是,李清河带着李云龙再次挨家挨户通知街坊。

没过多久,集市那边就开始热闹起来,人影攒动。

“该通知的都通知到了,就等人都到齐了开会。”

李清河抹了把汗,对刘玉祥说道。

约莫半个时辰,集市早已挤满了人,里三层外三层,连边上卖杂货的摊子都被挤得收了摊。

李清河扫了一眼人群,转身朝刘玉祥点点头:

“政委,人基本都到了,可以开始了。”

“好。”

刘玉祥站上临时搭起的木台,清了清嗓子:

“乡亲们,今天请大家来,是有件大事想和大家商量。

耽误大家工夫,还望体谅。”

话刚出口,他略一停顿,神色有些迟疑。

李清河看在眼里,明白他在顾虑什么。

“政委,您尽管说。

这道坎迟早得跨,早面对,早解决。”

“唉……也好,听你的。”

刘玉祥深吸一口气,接着道:

“今天我想和大家谈的,是关于平安街的事。”

此言一出,底下立刻炸开了锅。

原本还算安静的人群顿时嗡嗡作响,你一言我一语,吵成一片。

刘玉祥眉头紧锁,一时不知如何继续。

见状,李清河一步上前,高声喊道:

“大家静一静!先听我说两句!”

声音洪亮,人群渐渐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

忽然,人群中冒出一个声音:

“李参谋,要是提这事儿,那咱们可没啥好谈的!不管你说啥,我们都不答应!”

“就是!坚决不同意!”

附和声此起彼伏,眼看又要乱作一团。

李清河抬手压了压,沉声道:

“各位先别急着反对,听我把话说完,再决定也不迟。”

这一句说得诚恳,众人竟真的安静了下来。

李清河环视四周,语气郑重:

“我想先告诉大家一件事——平安街那边的百姓,已经同意和解了。”

“也就是说,现在能不能重归于好,关键就看咱们长安街的态度。

只要我们点头,两街之间就能恢复往来,像从前一样互通有无。”

话音未落,底下又有人嚷了起来:

“李参谋,那你得给我们个说法!他们当初骂我们骂得那么难听,凭什么现在让我们低头?”

“对啊,要不是他们先挑事,咱们至于断交这么多年吗?”

“这账明明该他们来认,怎么反倒让我们让步?”

七嘴八舌中,李清河再次抬手,等声音平息后才缓缓开口:

“我懂大家的心气。

但昨天我和平安街的代表谈过了,是他们主动提出召开会议,才有了今天这个机会。”

“他们也承认当年言语过激,可我们要想一想——日子是往前过的,不是往后翻旧账的。”

他顿了顿,声音低了几分,却更显有力:

“咱们和平安街做了多少年邻居?一条街连着一条街,孩子一起玩,买卖一块做。

就因为几句口角,闹到如今路都荒了。”

他指向远处:

“还记得那条通往平安街的老路吗?就在老槐树旁边。

以前多宽敞,如今呢?草都长到腰了,连个脚印都没有。”

“咱们真愿意这样一辈子老死不相往来?长安街和平安街,本就是长安城的一份子。”

“同根同源,自家人斗来斗去,真的值得吗?”

一番话说完,全场鸦雀无声。

不少人低下了头,神情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