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河说完,拉开车门坐了进去。
“一路平安啊,捌陆军同志!以后常来走动走动!”
“一定一定,保重!”
简单告别后,车子缓缓驶离平安街。
一路上,李云龙心情格外轻松。
“嘿嘿嘿,还是你有办法啊,清河同志!”
“这次可真是立了头功!”
“刘玉祥政委为这事操了不少心,这下他也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
“等着吧,上头肯定得表扬你,嘿嘿!”
李云龙乐呵呵地说着。
可李清河却始终眉头微锁,脸上不见笑意。
李云龙察觉到了异样。
“哎,怎么了?怎么反倒一脸沉重的样子?”
他疑惑地问。
“唉,别高兴得太早。
眼下只是平安街这边点了头,要不是之前绿都城的事咱们帮上了忙,人家未必肯买账。”
“现在真正的难题还在后头——长安街那边还没开口呢。
等回去一看,还不知道是什么反应。”
李清河语气沉稳。
李云龙一听,脸上的笑容也慢慢淡了下来。
“你这么一说……我还真忘了这一层。
光顾着高兴,没想着自家人同不同意。”
刚才还热热闹闹的气氛,一下子冷清了不少。
过了片刻,李云龙忽然低声问道:
“你说……咱们长安街的老百姓,真的会答应吗?”
“这谁也说不准。”
李清河望着前方蜿蜒的土路,轻轻摇头。
“但我总觉得,不会比今天这场更容易。”
“说到底,这事是平安街那边先挑起来的,长安街的乡亲们心里有气,一时半会儿怕是难以释怀。”
李清河语气沉稳地说道。
“哎呀,这可难办了!要是群众不买账,不肯和解,那咱们夹在中间岂不是两头为难?”
“回头我们也对不住平安街的父老乡亲啊。”
李云龙眉头紧锁,低声叹道。
见他神情凝重,李清河拍了拍他的肩膀,宽慰道:
“别这么泄气,咱们也不是没帮过长安街的人。
这些年风里雨里,哪回不是站在他们这边?他们心里是有数的。”
“再说了,不管结果如何,总得去说一说、谈一谈。
到时候多讲些两家携手共进的道理,把利害关系摆清楚。”
“这个世道终究是要往前走的,谁也不会为了点旧怨,就耽误了将来的好日子。”
李清河语气温和却坚定。
“眼下最要紧的是赶紧回去,趁事态还没恶化,早点做工作。”
“嗯,你说得对。”
话音未落,李清河已加快脚步,直奔长安街方向而去。
“不知道井上那边进展如何,咱们还有多少时间可以周转……”
“今天必须把这件事理顺,明天就得集中精力商量怎么应对日寇的动向。”
他一边赶路,一边在心里盘算着。
经过一路奔波,两人终于回到了长安街。
刚一下车,李云龙便眼尖地瞧见刘玉祥政委正提着个布袋,在街角的小铺前买东西。
“嘿!你看,是政委!他怎么到这儿来了?”
李云龙低声惊呼。
李清河顺着望去,果然认出了那个熟悉的身影。
两人连忙上前。
“政委!政委!”
刘玉祥闻声回头,脸上顿时露出惊喜:“哎哟,是你们回来了?绿都城的事办得怎么样了?”
“嘿嘿,那还用说?靠清河同志运筹帷幄,轻轻松松就把局面打开了。
被撵出来的百姓已经开始往绿都城迁移了。”
李云龙咧嘴一笑,满脸得意。
“我这几天一直没等到你们消息,本来打算派队伍过去接应,可上次从绿都城撤回来后,伤员太多,药品全耗光了。”
“大伙儿都在忙着照看伤兵,我就亲自出来采买些急需的药。”
刘玉祥说着,眉间透出一丝疲惫。
“你们这是处理完事情回来了?”
“还不算完,还有件大事要解决。”
李云龙抢着说,“政委,清河同志可是替您解决了心头大患啊!”
“哦?什么事?”
“就是平安街和长安街之间的疙瘩。”
“真的?李清河!”
刘玉祥眼睛一亮,语气立刻变得急切起来。
“目前已经在平安街那边做了通工作,达成了初步共识。
我们这会儿回来,正是为了跟长安街的群众好好谈谈。”
“巧了,刚回来就碰上您在这儿,我们立马就过来了。”
李清河如实汇报。
“太好了!既然你们回来了,今天我也在场,那就由咱们捌陆军牵头,联合平安街代表,和长安街的乡亲们当面坐下来谈一谈。”
刘玉祥果断说道。
“那……什么时候开始?”
刘玉祥抬头看了看天色。
“这会儿已经晌午了,先吃饭吧。
咱们三个也好久没一块儿坐下来喝上一杯了。”
他笑了笑,又转头对李清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