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荆棘王冕 > 第185章 京华风雨

第185章 京华风雨(1 / 2)

天璇王朝的帝都,玉京。

巍峨的城墙在冬日的薄雾中若隐若现,仿佛一头蛰伏的巨兽。相较于北境磐石堡的肃杀与苍凉,玉京繁华依旧,车水马龙,人声鼎沸,似乎并未受到边境战事和皇帝重伤消息的太多影响。但若细看,便能发现巡城卫兵的数量增加了,一些高门府邸门前车马往来也透着一丝不同寻常的频繁与隐秘。

萧璟一行人的到来,并未大张旗鼓,却依然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

他甫一入城,甚至还未回到自己被封为亲王后赐下、却鲜少居住的璟王府,一道来自宫中的口谕便已等在城门处——太后召见。

慈宁宫内,暖香馥郁,与北境的苦寒截然两个世界。当朝太后,并非萧琰与萧璟的生母,而是先帝的继后,出身显赫的成国公府。她端坐于凤座之上,保养得宜的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眼底却是一片精明的打量。

“璟儿回来了?快,到哀家跟前儿来,让哀家好好瞧瞧。”太后语气慈爱,“北境苦寒,听说你又受了伤,可把哀家心疼坏了。”

萧璟依礼参拜,姿态恭谨:“劳母后挂心,儿臣无碍。”

“唉,说起来,皇帝在北境遭此大难,真是国之不幸。”太后拿起帕子,轻轻按了按眼角并不存在的泪痕,“幸好有璟儿你力挽狂澜,抢回灵药,救了皇帝,又稳定了北境局势,真是我天璇的栋梁,萧家的功臣啊!”

她话语里的赞赏几乎要溢出来,但萧璟心中却是一片清明。这位太后与成国公府关系密切,而成国公正是京中流言和异动的主要推手之一。这番看似关怀赞赏的话语,底下藏着多少试探与算计,不言而喻。

“母后谬赞,儿臣愧不敢当。北境大捷,全赖皇兄运筹帷幄,前线将士用命,儿臣不过是恪尽职守,略尽绵力。”萧璟回答得滴水不漏,将功劳尽数推给萧琰和将士。

太后笑了笑,不再纠缠此事,话锋一转:“皇帝伤势未愈,需在北境静养,这朝中大事,总不能一直悬着。如今你回来了就好,你是皇帝亲弟,身份尊贵,又立下大功,正该为皇帝分忧,替陛下坐镇朝堂才是。”

“儿臣惶恐,才疏学浅,恐难当此重任。一切还需等皇兄回京定夺。”萧璟再次谦辞,心中警铃大作。太后这是要把他架在火上烤,坐实他“代掌朝政”的名头,进一步催生流言。

“诶,都是自家人,不必过谦。”太后摆摆手,语气依旧温和,却带着不容拒绝的意味,“如今这京城里,就属你身份最是合适。况且,这也是皇帝的意思,不是么?”

她最后一句,意味深长地看着萧璟。

萧璟心中一凛。萧琰让他先行返京,果然被各方解读出了不同的信号。太后此举,既是拉拢,也是逼迫。

他正欲再次开口,殿外传来通报声:“成国公求见太后娘娘。”

太后眼中闪过一丝得意,笑道:“快请。”

须发皆白、身着国公朝服的成国公大步走入殿内,目光如电,先是向太后行礼,随即落在萧璟身上,带着一种审视与评估。

“老臣参见太后,参见璟亲王殿下。”成国公声音洪亮,带着久居上位的威势,“殿下平安归来,实乃朝廷之幸。殿下在北境力挫北戎,扬我国威,老臣佩服!”

又是一顶高帽扣下来。

萧璟面无表情地回礼:“国公爷过奖。”

寒暄几句后,成国公果然将话题引向了朝政:“殿下既然回京,如今陛下养伤在外,朝中诸多事务亟待处理,尤其是年关将近,各地官员考核、赋税入库、祭天大典等诸多事宜,还需殿下主持大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