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国内学界的泰斗,竟然当着这么多领导和同仁的面,如同争抢一件稀世珍宝般,对孟礼欢这个“半路出家”的渔民发出了最诚挚、最破格的邀请!
这一幕,让在场的所有人都瞠目结舌,连那位将军都露出了饶有兴味的表情。
孟礼欢彻底懵了。北大?海洋大学?硕士?博士?这些词汇对他这个前世初中都没好好念完的渔民来说,实在太遥远了。他看着两位德高望重、眼中充满期盼和热切的老教授,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答应哪个?得罪哪个?好像都不合适。
他挠了挠头,脸上露出了他那标志性的、带着几分憨厚和狡黠的笑容,对着两位教授分别鞠了半躬:“吴教授,李教授,您二位真是太抬举俺了!俺就是个粗人,念书少,怕给您二位和学校丢人…不过,要是真能有机会跟着两位大学问家学习,那是俺八辈子修来的福气!俺…俺都听组织安排,也听二位老师的!只要不影响俺打渔…呃,不影响正常工作,俺都愿意学!”
他这番看似滑头、实则诚恳的话,把众人都逗乐了。两位教授也是哭笑不得,但看他态度恭敬,求知欲似乎也有,更是满意。
吴教授笑道:“不影响你打渔!平时你该干嘛干嘛,我们有课题或者需要你参与研究的时候,你再过来!平时寄送学习资料给你自学,定期交作业就行!”
李教授也赶紧补充:“对!我们海洋大学也有沿海观测站,你可以边实践边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嘛!”
最终,在将军和秦海龙的协调下,达成了一个“奇葩”而又皆大欢喜的方案:孟礼欢同时成为吴教授和李教授的“特殊联合培养学生”,挂靠在两所名校名下,根据研究方向需要,灵活安排学习和研究时间,享受相应的研究生待遇。这在国内教育史上,恐怕也是头一遭。
会议在一种轻松而充满希望的气氛中结束。孟礼欢怀里揣着一等功奖章和大校晋升令,头上顶着北大和海洋大学“联合培养特殊研究生”的光环,感觉脚步都有些发飘。
走出会议室,秦海龙搂着他的肩膀,低声道:“行啊,礼欢!这下可是鲤鱼跃龙门了!又是大校,又是名牌大学的研究生,你这身份,可是够硬的!”
孟礼欢苦笑道:“海龙哥,你就别取笑俺了。俺这心里,还是觉得咱靠山屯的海风闻着踏实。”
“放心吧,没人让你离开靠山屯。”秦海龙正色道,“你越是这样,根越要扎在土里。不过,有了这些身份,以后你做事,会方便很多。”
他看着远处正在被精心呵护的“公海一号”,意味深长地说:“这艘船捞上来了,但我们的工作,还远远没有结束。大海里,还不知道藏着多少秘密呢。你这个‘福将’兼‘天才学生’,以后肩上的担子,只会更重。”
孟礼欢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心中亦是感慨万千。从重生回来只想让家人过上好日子,到如今身负军衔、成为名校争抢的人才,他的人生轨迹,已经彻底偏离了前世的轨道。
他摸了摸口袋里那冰凉的奖章,又想了想那两位可爱的老教授,脸上渐渐露出了坚定的笑容。
无论身份如何变化,他依然是那个热爱大海、眷恋家庭的孟礼欢。而未来,无论是驾船出海,还是伏案学习,他都将以新的身份,去迎接新的挑战,书写属于他的、更加波澜壮阔的传奇。
现在,他是真的该回家,好好陪陪晶晶和孩子们,然后……继续他的打渔大业了。毕竟,买四合院的钱,还差得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