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念慈也笑了:“曾祖父在日记里写了这件事,说‘林越此子,嘴硬心软,比郭靖那傻小子机灵,比欧阳克那伪君子正直’。他还说,当年您离开桃花岛去襄阳,他偷偷送了您一程,在您的行囊里塞了一坛桃花酒,您到襄阳后才发现,对吧?”
“对,”林越的眼眶微微发热,“那坛酒,我和郭靖在西城楼喝了,喝到最后,他哭了,说‘黄老邪看着冷,心却热’。”他走到碧海潮生亭下,看着亭外的海面,潮声阵阵,像黄药师的箫声在耳边回响。“当年我就是在这亭下,第一次听到《碧海潮生曲》,黄老邪说,潮声是最好的琴师,能让人静下心来悟剑。”
“曾祖父说,您当年在这亭下练剑,能跟着潮声的节奏调整剑势,比他教的还要灵动。”黄念慈指着亭下的一块大礁石,“您看那块礁石,上面的剑痕都是您当年留下的。曾祖父说,这块礁石是‘试剑石’,您的剑势每进步一分,礁石上的剑痕就深一分。”
林越走到礁石前,礁石上布满了深浅不一的剑痕,最深处竟有半寸,是他当年练“潮生剑势”时留下的。他想起当年练剑的场景,黄药师坐在亭子里吹箫,他握着剑,跟着箫声和潮声练剑,练到动情处,剑势与潮声融为一体,礁石被剑风劈得碎石纷飞。
他纵身一跃,落在礁石中央,握住鸿蒙大罗剑,闭上眼睛,感受着潮声的节奏。海风拂过,带着桃花的香气和海水的咸湿,他的脑海中浮现出《落英神剑图谱》的每一招每一式,也浮现出黄药师的教诲:“剑心要空,要像海面一样,能容纳潮起潮落,才能应对千变万化的敌人。”
林越缓缓拔出鸿蒙大罗剑,剑身上的“护民痕”与“落英灵动”印记相互交织,泛出淡墨色与淡粉色的光芒。他随着潮声的节奏,缓缓打出一招“落英缤纷”,剑势灵动,像桃花花瓣一样,随风而动,剑尖划过空气,竟没有发出一丝声响。
“好剑势!”黄念慈忍不住喝彩,“这招比曾祖父画的图谱还要灵动,带着潮声的韵律!”
林越没有停,剑势一变,使出“梅雪争春”,剑风骤然变得凌厉,却又不失柔韧,像寒冬的梅花,在风雪中绽放。他想起当年黄药师说的“刚柔并济”,如今结合郭靖的降龙剑意和黄药师的落英剑意,这招“梅雪争春”既有降龙掌的刚劲,又有落英剑的灵动,刚柔转换间,竟没有一丝滞涩。
潮声越来越大,林越的剑势也越来越快,“桃之夭夭”“柳暗花明”“碧海潮生”……一招招落英神剑的招式在他手中展开,剑影与桃花瓣交织在一起,分不清哪是剑,哪是花。他的识海再次亮起,这一次的光芒像潮水一样,温柔而磅礴:
【剑意融合触发:鸿蒙大罗剑吸收落英灵动剑意与城魂守护剑意,形成“刚柔并济,灵动守护”的核心剑理,道心契合度提升至93%】
【大罗道果进度提升:大罗道果(未圆满)→ 大罗道果(+0.8%),当前核心感悟“守护”新增“灵动”分支,可根据守护对象调整剑意形态】
【附加特性:鸿蒙大罗剑新增“潮生护持”——在有水的环境中,剑力提升8%,可调动周围水汽形成临时剑盾,抵御远程攻击】
剑势收住时,林越的气息平稳,没有一丝紊乱。他看着手中的鸿蒙大罗剑,剑身上的“护民痕”泛着淡淡的光芒,剑刃上沾着几片桃花瓣,竟没有被剑风震碎。“我明白了,”林越轻声说,“黄老邪当年教我的,不仅是剑法,更是剑心——守护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像潮声一样,灵活应变,才能真正护得住想护的人。”
黄念慈走到他身边,递过一杯桃花茶:“曾祖父说,剑心就像这桃花茶,初尝是苦的,回味是甜的。您守护襄阳百年,吃了那么多苦,如今终于能尝到甜了。”
林越接过茶杯,茶水温润,带着桃花的清香。他看着亭外的海面,潮声阵阵,像是黄药师在对他说话。“当年我离开桃花岛时,黄老邪说,‘什么时候你能让剑像桃花一样灵动,像潮声一样包容,什么时候你就真正懂剑了’。”林越感慨道,“如今百年过去,我终于懂了。”
午后,黄念慈带着林越去了黄药师的书房。书房在桃花岛的深处,周围种满了翠竹,环境清幽。书房的门是桃花木做的,上面刻着“剑心通明”四个大字,是黄药师晚年的笔迹。“曾祖父的书房,除了传人,谁也不许进。”黄念慈推开房门,“他说,等林先生回来,要让您看看他晚年的研究。”
书房里的陈设简单,一张书桌,一把木椅,书架上摆满了典籍。书桌上放着一本摊开的手札,是黄药师的《奇门与剑合参》,里面不仅有奇门遁甲的机关图,还有剑势与机关结合的法门。“曾祖父晚年,把奇门遁甲和落英神剑结合起来,创造了‘桃花阵剑’,能用桃树做机关,困住敌人的同时,用剑势攻击。”黄念慈指着手札上的图谱,“您看这个,就是‘桃花阵剑’的阵图,曾祖父说,当年要是有这阵图,蒙古人根本不敢靠近桃花岛。”
林越翻看手札,里面的机关图精妙绝伦,将桃花阵的迷踪与落英神剑的灵动完美结合。翻到最后一页,他看到一行小字:“林越若来,可将此阵图带去襄阳,与郭氏的连弩结合,可保襄阳万无一失。”
“曾祖父早就想到,蒙古人可能会卷土重来,所以提前做好了准备。”黄念慈说,“他让我们每年都派人去襄阳,送最新的机关图,只是郭家人不知道是我们送的,只以为是‘神秘高人’的相助。”
林越心中一暖,黄药师看似孤僻,却比谁都重情重义。他想起当年在襄阳城,郭靖曾说,总有“神秘高人”送机关图,帮他们改进城防,原来竟是黄药师的安排。“黄老邪这性子,还是这么别扭。”林越笑着摇头,眼里却带着泪。
书房的墙上挂着一幅画,画的是桃花岛的全景,落款是“赠林越,黄药师”。“这是曾祖父在您离开后第三年画的,他说想念您了,就画一幅画,看看画里的桃花岛,就像看到您在岛上练剑的样子。”黄念慈说,“他临终前,让我们把这幅画交给您,说‘林越看到这幅画,就知道桃花岛永远是他的家’。”
林越走到画前,画中的桃花岛栩栩如生,碧海潮生亭下,一个少年正在练剑,旁边坐着一个老者,手里握着玉箫,正是当年的他和黄药师。“当年我练剑偷懒,被黄老邪罚去浇桃树,他就坐在亭子里吹箫,监督我。”林越的手指拂过画中的少年,“没想到他竟然把这场景画下来了。”
傍晚,林越和黄念慈来到碧海潮生亭,夕阳西下,海面被染成了金色。黄念慈点燃三炷香,插在亭下的石炉里:“曾祖父,林先生回来了,您可以安心了。”
林越对着亭下的海面躬身行礼:“黄老邪,谢谢你。当年你教我的剑法,我用它守住了襄阳;你教我的剑心,我用它护住了百姓。你放心,桃花岛的传承,我会帮你守住;襄阳城的百姓,我会一直护着。”
潮声阵阵,像是黄药师的回应。夕阳下,林越的身影与亭影、海影交织在一起,鸿蒙大罗剑上的光芒与海面的金光相互辉映,像一柄守护的利剑,屹立在桃花岛的夕阳中。
夜里,林越住在当年他住过的房间里。房间里的陈设依旧,一张木床,一张书桌,书桌上还放着他当年用过的剑穗,是黄药师用桃花木做的。他躺在床上,听着窗外的潮声和桃花落在窗台上的声音,仿佛回到了百年前的那个夜晚。
第二天清晨,林越准备离开桃花岛。黄念慈送他到码头,手里提着一个大木匣:“这里面是曾祖父的《落英神剑补编》和‘桃花阵剑’的阵图,还有我们桃花岛的特产桃花干和桃花酒,您带上。”她又递过一支玉箫,“这是曾祖父的遗物,他说让您带着,看到箫,就像看到他。”
林越接过玉箫,箫身温润,带着黄药师的气息。“替我谢谢黄老邪,也谢谢你们。”他转身登上乌篷船,“我会把‘桃花阵剑’的阵图送给郭破虏,让襄阳和桃花岛的传承,永远连在一起。”
乌篷船渐渐驶离码头,黄念慈站在码头上,挥着手喊:“林先生,常回来看看!桃花岛永远是您的家!”
林越站在船头,挥了挥手,看着桃花岛的轮廓越来越小,直到消失在海平面上。他握着手中的玉箫,吹起了《碧海潮生曲》,箫声悠扬,与潮声交织在一起,传遍了整个海面。
箫声中,林越的识海再次亮起面板,上面只有一行字:【剑心圆满,守护不止——下一站,丐帮总舵,洪七公的传承,等待你续写】。
林越收起玉箫,握住鸿蒙大罗剑,剑身上的“护民痕”与“落英灵动”印记泛着淡淡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