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弱宋铁血郎 > 第196章 赤潮西来

第196章 赤潮西来(1 / 2)

被反缚双手的立智理威,在长宁军士卒的推搡下,再次踏入僰王山镇。

一入镇口,他的目光瞬间便被土墙下城门的景象给牢牢抓住。

那位本应奉命前去寻工匠刻碑的百户李恒,此刻竟在那里,亲自将一袋袋粮食分发给镇民。

那些粮食,明显就是他本次挥兵带来的辎重之物!

而镇民们脸上那发自内心的笑容与对李恒的熟稔态度,也彻底解开了他心中疑虑。

为何此地百姓会期待元军在此多待几日,为何自己大军会被长宁军设伏全歼,一切都昭然若揭。

南道宣慰使,李忽兰吉叛国了。

一股被愚弄的怒火直冲顶门,他张口欲斥,可冉平根本没给他与李恒对质的机会。

两名魁梧的长宁军士径直将他架起,粗暴地塞进了一辆早已备好的、加固过的囚车之中。

冉平则策马行至李恒面前,在马上抱拳,语气带着同袍间的客气:

“李兄弟,此番辛苦你了。”

“本将即刻押送俘虏返回重庆府,你可有话需我带给你家李帅?”

李恒闻声,停下手中的活计,赶忙拍了拍身上的粮屑,咧嘴一笑道:

“冉将军平叛辛苦,小的只是做了分内之事,哪敢有什么话劳动将军转达。”

“小的在此,祝将军归途一路顺风!”

冉平扬起马鞭,指了指囚车方向:“这趟能擒住这条大鱼,你功不可没。我会将你的功劳如实禀报李帅,你且在军中静候嘉奖便是。”

李恒闻言,却是洒脱地摆了摆手:“将军言重了。不瞒将军,末将亦是陇西李氏子弟,虽血脉疏远,但能为老帅、为官家略尽绵薄之力,乃是分内之事,不敢居功。”

冉平脸上闪过一丝诧异,不由得重新打量了眼前这个看似普通的“百户”一眼,没想到他竟是李庭芝族中子侄。

这等将门之后隐姓埋名深入敌后,其胆识与担当确非常人可比。

既是人家家事,他也不便多问,只是利落地再次抱拳,语气中多了几分真诚的敬重:

“好!既然如此,客套话便不说了。这年头,还怕没仗打?”

“日后并肩杀敌的机会多的是!冉某告辞!”

说罢,他调转马头,面向已整装待发的长宁军将士,声音陡然拔高,传遍四野:

“全军听令,开拔,钓鱼城!”

马蹄声如雷鸣般响起,三千长宁军将士带着胜利的锐气与缴获的物资,押解着重要的俘虏,如同一条灰色的长龙,迅速而有序地消失在乌蒙山道上。

李恒站在原地,目送着这支威名赫赫的军队远去,脸上满是敬佩之色。

凌霄城就在不远处的高山之上,这群铁血汉子过家门而不入,奔赴更重要的战略要地钓鱼城。

这份以大局为重的担当,更让他笃信,伯父李庭芝,将家族未来的希望寄托于这位少年官家及其麾下的将士们身上,是何其正确的选择。

嘉定府内,李恒的伯父李庭芝正伏案疾书,处理着如山政务。

与重庆府的赵昺尚需权衡各方、迂回安抚不同。

既得官家授权镇守此地,凡有政令,必严格执行,不容半分折扣。

清丈田亩、开设供销堂、同济堂等诸多事宜,皆是在有条不紊,且快速推进当中。

这一切都有赖李庭芝一进城,就清除掉那些依附元廷、为虎作伥的汉人乡绅与本地官吏。

他的手段并未只简单诛首恶,那些人的族中子弟亦被连根拔起,尽数歼灭。

在这位老将的眼中,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绝不可留任何后患。

此外,他更将肃清的目标,对准了盘踞城中多年的色目商贾。

这些人仗着元廷庇护,垄断市舶,压榨汉民,其行径与蛀虫无异。

李庭芝下令,将这些势力连根拔起,资产尽数抄没,人丁……一个不留。

这场席卷嘉定府的风暴,持续了整整五日。

岷江之畔,码头沦为刑场。

数千颗头颅滚落,无头的尸身被成批抛入江中,其血水之浓,竟染得数里江面一片赤红,数日不褪。

湍急的江水裹挟着密密麻麻的尸骸东去,其状之惨,令围观者无不股栗。

跟随李庭芝多年的幕僚,眼见大帅行事不似昔日的仁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