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弱宋铁血郎 > 第52章 烽火初起

第52章 烽火初起(1 / 2)

月光洒在点灯山锋利的轮廓时,石崖上的火把次第燃起。

数位畲汉女兵立于高寨悬崖边缘,手中火炬在夜色中绽开赤红的光晕。

山风席卷着炽热的气浪扑面而来,女兵们的围裙鼓荡如云,发间银铃清响,惊起几只夜宿的竹鸡。

松脂焦香随风飘至,赵昺轻轻皱了皱鼻尖,目光转向不远处久别重逢、正在交谈的文天祥与许夫人。

文天祥本就不便现身于闽军诸将之前,以免徒增纷扰,唯有隐于幕后。

然许夫人自是可信之人,无须隐瞒。

风声激荡,将二人的对话时而推近、时而拉远,语意温存间亦杂几分唏嘘。

“淑娘,昔日一别,文某竟还能与故人重逢,实属不易。”文天祥望着身侧那道依旧端庄清丽的身影,负手轻叹。

许夫人多年未闻人唤己闺名,蓦然听得,不禁泪落,当即敛襟欲拜:“上天垂怜,佑丞相虎口脱险……淑娘有幸,再得与丞相并肩抗元。”

文天祥连忙将她扶起,慨然道:“咸淳年间,如心先生为汝作字女诗,传诵朝野,文某才知你原是他的明珠。”

语至此处,他声转低沉:“可叹如心先生殉节于西湖岳庙,真君子也。”

许夫人此刻再见父亲昔年故交,勉力敛住心绪,应道:“家父既为宋臣,为国捐躯,份所应当。多谢丞相挂怀。”

她随即侧首望向静立一旁的少年官家,忍不住低声询道:“听闻丞相脱险,全赖官家周密布局,自虎狼环伺之大都全身而退……此事可真?”

话语中难掩惊异之色,许夫人实在难以想象,如此年幼的官家,竟有这般胆识与谋略。

赵昺早已留意这边动静,此时朗声一笑,声震清寂山涧:“许夫人过誉了。救文丞相,非朕一人之功,乃众多忠勇志士共谋所为。”

“至今尚有数人隐于大都,周旋于元廷权贵之间,呕心沥血筹谋大业。”

他脑海不禁闪过陈宜中与色目商贾阿卜杜勒的身形,语气一转,从容如叙常事:“元廷朝堂派系倾轧,朕不过借其势,顺水行舟罢了。”

许夫人连忙躬身:“官家何必自谦。大都险恶,远胜闽军之困。妾身深佩官家胆略。”

赵昺转身正对许夫人,眼底有敬重,亦有叹惋:“夫人言重。较之昔日许家、陈家散尽家财以纾国难、一片丹心之举,朕所为不过微末。”

他抬臂指着底下山林那蜿蜒山径上,闽军将士如暗涌的铁流,正悄无声息奔向战场。

少年音声陡然扬起,清亮中带着不容置疑的豪气:“更不必说眼下,万千义士无惧生死、趁夜出击——如此肝胆,才是朕心所佩!”

文天祥闻言,当即肃然附和:“官家所言极是。此番正‘闽军’之名,扬‘祥兴’之旗,士气必振。更兼天时在我,夜色深沉,恰可出其不意,必能挫敌锐气!”

他深知官家先前布局,有意令陈桂龙散布风声麻痹元军,而今趁其懈怠、夜浓如墨,突袭其不备,胜算颇大,故语气格外笃定。

赵昺闻言,朗声一笑:“但愿如文公所料,一切顺利。”

说罢他凝目望向山下,山风拂动少年额前鬓发,却吹不散那目光中坚毅。

山脚下,行军中的闽军步履急促而沉稳,无声地没入夜色。

先锋主帅罗半天隐于竹尖山密林深处,目光扫视身后陆续汇聚的义军弟兄,心中大约估算,只需半刻,大军便可集结完毕。

透过密林,他锐利的视线投向远处元军驻扎的沿江村落方向。简陋的木栏横亘大门,望楼上守军身影依稀,灯火稀疏,俨然毫无戒备。

罗半天向身旁的也儿吉尼微微颔首。

也儿吉尼立即握拳扬臂,身后十余骑党项汉子同时挽弓,蓄势待发。

寨中战马本就不多,除也儿吉尼自带的坐骑外,余下皆是往日从元军处缴获,仅供将领骑乘,绝大多数闽军仍为步卒。

待到身后集结的脚步声渐渐沉寂,罗半天眼神一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