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风起赣南 > 第219章 根基加兵工

第219章 根基加兵工(1 / 2)

正太路破袭战的硝烟散去,捷报带来的振奋逐渐沉淀为一种更加坚实的力量。平山城内,纵队司令部里,浓烈的战场肃杀之气被另一种紧张而有序的氛围取代。墙上那张标记着破袭战果的地图旁,换上了一幅更为详尽的《太行山根据地六县综合态势图》,上面不仅标注着山川地形、部队驻地,更开始用不同颜色的符号标示人口分布、村镇、已知矿点、主要耕地乃至简易道路。

林峰和赵刚站在图前,目光沉静。他们深知,一场战役的胜利可以赢得空间和时间,但真正能支撑部队在这片土地上长期坚持下去、并发展壮大的,是脚下这块根据地的深度与韧性。

“老赵,鬼子断不会善罢甘休。我们砸了它的‘生命线’,它必然要疯狂报复。”林峰的声音不高,却带着千钧之力,“下一次扫荡,规模和残酷程度都会超过鬼哭涧。我们必须在这之前,把根扎得更深,让这六个县(平山、灵丘、阜平、洙源、蔚县、广灵)真正变成我们的铁打营盘,让鬼子啃不动,拖不垮!”

赵刚深以为然,手指点在地图上:“没错。消化胜利果实,加速全面建设,是当前压倒一切的任务。我看,首要解决三大问题:第一,缴获物资的分配与消化,既要安抚军民,更要增强实力;第二,兵工生产,这是我们的命脉,必须提速、扩能、提质;第三,根据地本身的巩固——政权、经济、民兵,一个都不能少。”

第一项工作迅速展开。缴获的大量粮食、布匹,一部分迅速下发,优先抚恤牺牲战士家属、补偿受损群众,此举赢得了根据地百姓更深的拥戴;剩余部分则由供给部统一登记造册,建立仓库,作为战略储备。对于缴获的武器弹药,林峰展现出了超越一时得失的眼光。

在后勤部门会议上,他明确指示:“步枪、轻机枪,以及对应的子弹,除补充各部损耗外,拿出三分之一,通过总部渠道,支援给冀南、太岳方向的兄弟部队。”

此言一出,有人面露不舍。一位后勤科长忍不住说:“司令员,这些都是同志们用鲜血换来的,我们自己还要扩军……”

林峰抬手打断,语气坚定:“我们的同志在流血,兄弟部队的同志同样在牺牲!鬼子为什么能集中兵力扫荡我们?就是因为其他方向的牵制力量不够强!只有整个华北的抗日武装都强大起来,鬼子才会首尾难顾。今天我们把武器弹药分出去,明天我们遇到困难时,才能得到八方支援!这是大局,也是我们人民军队的本色!”

赵刚立刻支持:“我完全同意司令员的意见。不仅要给,还要给好的,给足的!这件事政治部要跟进,做好同志们的思想工作,更要让兄弟部队感受到我们并肩作战的决心!”

这项决定,很快通过电波传到兄弟部队驻地,引起了巨大反响。太行山纵队不仅战功赫赫,更兼具胸怀与格局,其声望在华北各根据地中再次攀升。

处理完缴获,林峰和赵刚立刻将重心投向根据地的“心脏”——兵工厂。

扩建后的兵工厂区域,叮当声、轰鸣声不绝于耳,空气中弥漫着金属和煤炭的气息。厂长周焕文眼窝深陷,却精神亢奋,引着林峰、赵刚视察。

“司令员,政委,您看!”他指着那套从井陉矿区缴获、现已安装调试成功的发电设备,声音带着激动,“这家伙一响,咱们就鸟枪换炮了!至少能带动两套新机床,车床、钻床的效率能翻着跟头往上提!”

林峰抚摸着冰凉的机器外壳,点了点头:“好!动力是基础。老周,现在我们的生产任务要重新规划。‘启明星’冲锋枪,维持月产50支,主要配给侦察、特务和突击分队,作为精准的尖刀。我们主力部队的脊梁,还得靠步枪!”

他拿起一支刚改进下线的步枪(基于缴获的三八式和国产步枪特点,在林峰源自“燧人氏”系统的知识潜移默化下,对枪托、照门等进行了更符合人机工程学和实战需求的微小改良,在不大幅增加工艺难度前提下提升了性能),“步枪产能是当前重中之重!我给你三个月时间,人员、原料优先保障,目标是将月产量从现在的不足2百支,提升到5百支!能不能做到?”

周焕文略一思忖,咬牙道:“能!只要原料跟得上,我们三班倒,啃也要啃下来!”

“原料问题,我们想办法。”赵刚接口,“回收弹壳的工作要常态化,动员根据地群众,用铜元、废铜烂铁换盐换粮。同时,我会让敌工部想办法,从敌占区秘密收购。”

林峰接着说:“不仅是步枪,子弹更是关键中的关键!我们现在月产子弹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