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墨站起身,语气沉稳。
吴效瑾眉头微皱,虽满心疑惑,却还是默默跟了上去。
两人穿过村落的小路,绕过几处残垣断壁,脚步渐渐停在村子后山的一片林地前——那便是“英雄林”。
眼前是一排排整齐的坟茔,静默地伫立在苍松翠柏之间。
每一座土堆下,都曾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一段不屈的魂魄。
如今,所有的墓前都立起了青石碑,上面刻着一个个名字——那些在抗敌前线倒下的战士,他们的姓名被永远铭刻在此。
他们是真正的英雄,是民族的脊梁。
放眼望去,两千三百余座墓碑如列阵般铺展,肃穆而悲壮。
这景象令人心头一紧,仿佛连风也变得沉重起来。
苏墨望着这片静谧的林地,声音低沉却清晰:“你问我独立营凭什么打赢第四旅团?答案就在这里——靠的是这些战友用命拼出来的!”
“正是他们在战场上奋不顾身、舍生忘死,才换来了这场来之不易的大胜!”
“整片英雄林里,长眠着2357位烈士。
而在伏击第四旅团的那一战中,我们就牺牲了175人。”
“没有他们以血肉之躯铺就的道路,就没有我们今天的胜利。
他们,才是真正的功臣!”
“一将功成万骨枯……每一次捷报背后,都是无数家庭的破碎与泪水。
若无他们的付出,哪有什么凯歌高奏?”
这话,句句出自肺腑。
身为穿越者,苏墨深知今日山河无恙,皆因昨日有人负重前行。
而今他身为独立营指挥官,更深切体会到:没有战士们的流血牺牲,再精妙的战略也不过是空中楼阁,再多的谋划也无法落地生根。
吴效瑾听着,目光缓缓扫过一座座墓碑,神情愈发凝重。
他轻轻点头,声音有些发涩:“是啊……他们才是该被记住的人,才是真正值得敬仰的英雄。”
“一次次胜利的背后,是多少人再也回不去的家……太不容易了。”
顿了顿,他转向苏墨,低声问道:“苏副团长,我能给这片英雄林拍张照吗?”
“当然可以。”苏墨答得干脆。
吴效瑾随即取出相机,站在侧前方,对着整片墓群按下快门。
咔嚓——
啪嗒——
镜头定格了这一刻的庄严与哀思。
这张照片,将成为此次专题报道的主视觉画面。
原本他本打算以苏墨为主角拍摄封面图,但因种种原因无法露脸。
而此刻,这片沉默的墓冢,反而成了最有力的答案。
拍完照后,吴效瑾收起相机,望着身旁的苏墨,感慨道:“真不知道,还要多少人倒下,才能迎来战争的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