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要求就是不允许旁人住进去,哪怕是看房之人的亲戚儿女都不行,把宅子弄脏弄乱了,宋书宴是要找他们麻烦的,
一年三贯钱只是替别人看一下房子,偶尔打扫一下,这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是相当不错的差事,谁也不愿意轻易放弃。
所以,一路上这些宅子都被管家们照顾得很好。顾青荷他们一家住的也很舒然。
到了府城后,顾青荷和宋书宴忙着将货物安置好,开始筹备售卖的事宜。
这一次他们家准备的年货很多,光是腊肉、香肠、腊猪蹄这些腊货都有两万五千斤。
腊鸡腊鹅总共一千二百只,酱板鸭七百只,另外还有各种咸蛋皮蛋两百多箱,一个大竹箱子里面是五百枚蛋。
酱菜跟榨菜今年依旧没做,顾青荷日后也不打算做了,忙的要死不说还挣不上几个钱。与其慢悠悠的卖酱菜,还不如卖藕粉。
藕粉是真的挺赚钱的,顾青荷家前两年卖了一次,就那么一次就赚了几千贯。
而这一次顾青荷带来的藕粉是上一次的两倍,柿饼更是往年的三倍,想来能挣不少银钱。
腊月十五日的清晨,阳光斜斜地洒在青石板路上,年货市集里早已是热闹非凡,人们纷纷挑选着自己心仪的年货。
这一日,宋书宴跟顾青荷夫妻也是早早的就来了集市,他们将的摊位支在主街上,铺开的蓝印花布上摆着各式年货。
腊肉,香肠、腊猪蹄整齐排列,色泽金黄诱人。几只腊鸡、腊鹅、酱板鸭煮熟后散发着独特的香气,引得路人纷纷驻足。
顾青荷热情地招呼着客人,耐心的介绍着各种货品的特点和价格。宋书宴则在一旁帮忙称重、算账,忙得不亦乐乎。
老板,你家这腊肉怎么卖?
穿灰布棉袄的老者蹲下身,手指点着一块肥瘦相间,十分肥美的腊肉问道。
宋书宴忙递过一块煮好的菜道:腊肉二百二十文一斤。大爷尝尝,我家的秘制腊肉都在这条街上卖八九年了,味道很好的。
“这腊肉看着就香,给我来十斤!”
“对了,还有你家的那个桂花藕粉也给我来两罐,我家孩子打小就爱吃这个。”
”好嘞,您的腊肉藕粉三十贯钱。”
“还有您的十七贯,找零三贯。”宋书宴裹着件藏青色棉袄,笑呵呵在人群中穿梭着。
手里的算盘打的啪啪作响,身后的竹筐里此时已经有不少银子,两个半大的小子正守着银钱,还有七八个长工跟着在卖年货。
这时,一个穿着华丽锦袍的中年男人走到摊位前,拿起一只酱板鸭仔细端详。
“这酱板鸭成色倒是不错,不知怎么卖?”
宋书宴一看这人有些眼熟,应该是往年的老客,于是连忙笑着上前。
“客官真是好眼光,我家的这酱板鸭都是精选的好鸭子,养了足足一年,用独家秘方腌制的,三百文一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