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主人在离鬼市山谷尚有一里之遥的山岗上停下,焚香插地,将符纸按照特定方位布置四周,而后静坐其中,闭目凝神。
李忠躲在不远处树丛中,看得心惊胆战。暮色渐浓,山谷中雾气升腾,异光闪烁。忽然,他见主人睁开双眼,对着空无一人的前方开口说话,仿佛在与隐形之人对谈。
“此事我已知晓...必会公正处置...”断断续续的话语随风传来。
更令李忠毛骨悚然的是,他仿佛听到另一个声音回应,那声音虚无缥缈,不似生人:“...望大人明察...小老儿三世积蓄...”
一炷香后,李县丞才起身,收拾物品返回县衙。李忠抢先一步赶回,假作从未离开。
此后,李县丞每隔三两日便会前往那个山岗。而衙堂之上,他的审案方式也悄然变化。有时他会突然问出与案件无关的问题,如:“你祖父生前是否曾强占邻人田地?”或“你母亲是否曾虐待婢女?”。
令人惊讶的是,这些看似无关的问题,往往能引出案件的关键线索。一时间,丰都百姓皆传县丞大人能通阴阳,知晓过往因果。
这日,李县丞审理一桩复杂的遗产纠纷案。兄弟二人为争家产,各执一词,证据繁杂难辨。正值僵持之际,李县丞忽然怔住,侧耳倾听良久。
堂下众人屏息静气,只见县丞大人面色变幻,最终长叹一声:“你二人不必再争。你们父亲魂魄此刻正在堂上,言说藏遗嘱之处。”
满堂哗然。李县丞不顾众人惊疑目光,径直描述:“老人言,遗嘱藏在祠堂牌位后的暗格中,上面明确写明家产分配方式。”
兄弟二人将信将疑,派人前往查看,果如其言。案件遂解。
此事迅速传遍丰都,百姓议论纷纷。有赞县丞神明者,也有疑为妖术者。
是夜,李县丞召来妻儿,面色严肃:“近来我常感阴阳两界之隔日渐模糊,恐非偶然。若他日我有不测,不必过于悲伤,或许是天命使然。”
王氏泣不成声:“夫君何出此言?莫不是中了邪祟?”
李县丞摇头:“非是邪祟。我近日越发觉得,此生为官,判阳间是非,或许是为更大使命做准备。”
他未尽之言是:那些梦中出现的《冥律》,那些只有他能听见的冤诉,以及那本莫名出现的古籍,都在指向一个不可思议的真相——他正在被遴选为阴阳两界的裁判者。
几日后,李县丞在古籍中发现一段记载:“阴阳司判,需阳世清官,无私无畏,通情达理。遴选既定,则感应日增,终至跨界而行。”
他在页边发现一行小字批注,笔迹与己无异:“鬼市失公久矣,亟待整顿。”
李县丞抚额沉思,这一切已超出他的理解范围。然而内心深处,一种奇异的确信正在形成:他的人生即将发生巨变。
秋意渐浓,西郊山谷中的雾气似乎比往年更加浓厚。鬼市中的交易依旧进行,但有些细心的亡灵发现,那些一贯欺行霸市的恶魂近来似乎收敛了许多。
一则流言在鬼市中悄悄传开:阳间有位清官,正在关注鬼市交易,不日将降临整顿。
是夜,李县丞梦中见一黑袍老者,手持玉笏,恭敬行礼:“阴司使者拜见大人。阎君有请,望大人允准,执掌鬼市公平。”
李县丞梦中应允:“若为公正,义不容辞。”
晨醒时,枕边多了一枚玄铁令牌,上刻“冥司判官”四字,散发着森森寒气。
李县丞握令牌在手,心中既惊且明:他的命运已经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