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圣心难测(1 / 2)

紫宸殿内,熏香袅袅,却驱不散那无形中弥漫的威压。苏家众人屏息跪伏于地,直到那高高在上的声音传来,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平身。”

“谢陛下。”众人依言起身,却依旧垂首敛目,不敢直视天颜。

承景帝目光缓缓扫过下方站立的苏家众人,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温和笑意。他的目光在苏新、苏景、苏寒三人身上停留片刻,赞许地点点头:“苏家儿郎,果然英武不凡。南境稳边,西北破敌,皆有大功于社稷,朕心甚慰。”

他又看向苏云:“苏爱卿在地方三年,政绩卓着,如今入主刑部,望你克己奉公,不负朕望。”

最后,他的视线落在了苏浅浅身上,那双深邃的眼眸里闪过一丝难以捉摸的光:“安福县君,朕听闻你于农事、商贸颇有建树,惠及乡里,甚好。只是……”他话音微顿,似是无意般提起,“年轻人,锐气盛是好事,但也需知进退,京城之地,不比乡野。”

这话听着是长辈式的提点,但落在苏浅浅耳中,却如冰锥刺骨。他知道了!知道她和靖王府那点“生意”上的摩擦!这是在警告她,不要仗着有点功劳和生意头脑,就忘了自己的身份,甚至去挑衅皇族。

苏浅浅心头一凛,面上却愈发恭顺,微微屈膝:“臣女谨记陛下教诲。”她感觉到祖父苏正德的背脊似乎更僵硬了些。

承景帝满意地收回目光,仿佛刚才只是随口一提。他端起茶盏,用杯盖轻轻拨弄着浮叶,语气依旧温和,却开始展露帝王的真正意图:

“苏家忠勤,朕都看在眼里。苏新,”他看向长孙,“你沉稳干练,即日起,授禁卫军东营统领之职,负责皇城东侧戍卫。”

苏新立刻出列,单膝跪地:“臣,领旨谢恩!”声音沉稳,内心却波澜骤起。禁卫军统领,天子近卫,位高权重,更是信任的象征。但这何尝不是一种放在眼皮子底下的监视?

“苏景,”皇帝目光转向苏景,“朕封你为城门校尉,掌管西华门防务,京畿门户,至关重要。”

“苏寒,朕命你为巡城司都尉,负责京城主要街巷治安,务必确保京中安宁,勿使宵小作乱。”

苏景、苏寒亦立刻出列跪谢:“臣等领旨,定不负圣恩!”

表面上看,皇帝将苏家三个立下军功的儿子都留在了京城,并授予了实权要职,这是何等的荣宠!然而,苏正德、苏浅浅等人心中却是一片冰凉。禁卫军、城门、巡城,这三个职位看似重要,实则都将兵权分散,且互相牵制,更重要的是,他们都被牢牢地拴在了京城,放在了皇帝最容易掌控的位置。皇帝这是既要用人,又要防人,将苏家的军事力量消化吸收,并置于严密监控之下。

皇帝看着苏家儿郎领旨,脸上笑容更盛,仿佛真心为苏家高兴。他目光一转,落在了被李氏紧紧抱在怀里,因为周遭肃穆气氛而有些怯怯,却依旧睁着乌溜溜大眼睛好奇张望的苏柔身上。

“哦?这便是苏卿家新得的千金?上前来,让朕瞧瞧。”皇帝的声音刻意放柔和了些。

李氏心脏狂跳,在苏正德眼神示意下,抱着苏柔上前几步,屈膝行礼。

皇帝看着那粉雕玉琢的女娃,见她不怕生,反而盯着自己头上的玉冠瞧,不由哈哈一笑:“果然灵秀可爱,瞧着便让人心生欢喜。”他夸赞着,随即像是无意般,对身旁侍立的心腹大太监总管赵德顺低声吩咐了一句:“去请太后过来,就说朕这里有个极可爱的小丫头,请她老人家也来看看,沾沾喜气。”

赵德顺心领神会,躬身退下,脚步轻捷无声。

苏浅浅心中警铃大作!皇帝为何突然要请太后?仅仅是因为觉得小九可爱?绝无可能!她下意识地看向祖父,苏正德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显然也感觉到了不对劲。

不多时,殿外传来通报:“太后娘娘驾到——”

一位身着深紫色凤纹宫装,头戴珠翠,面容慈祥中透着威严的老妇人在宫人的簇拥下缓步而入。她手中捻着一串光滑的紫檀佛珠,身上带着一股淡淡的、悠远的檀香气味,仿佛真是位潜心礼佛的慈祥老人。

“皇帝这里好生热闹。”太后笑着开口,声音温和,目光却如同最精细的尺子,瞬间量遍了苏家每一个人。

“母后来了。”承景帝起身相迎,亲自扶太后坐下,语气亲昵,“儿臣见苏家这小孙女玉雪可爱,想着母后平日总说宫中冷清,便请您过来瞧瞧,添些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