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天山雪青问世(1 / 2)

在茶山脚下,陈老丈那简陋却干净的家中,一盏粗陶碗里盛着浑浊的茶水,散发着最原始的草木气息。苏浅浅端坐于主位,虽然脸色依旧苍白,但眼神中的沉静与笃定,却让这间陋室仿佛都亮堂了几分。苏舟、金算盘分坐两侧,阿威阿布守在外面,气氛肃然。

陈老丈有些局促地搓着手,不明白这位贵人为何执意要来他这破败的家中“详谈”。

“陈老丈,”苏浅浅开口,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在谈茶山的未来之前,有一样东西,需要您过目。”

她示意了一下韩铁衣。韩铁衣上前,从怀中取出一个以特殊防水油布精心包裹的卷轴。他缓缓展开,赫然是一份绘制精细、笔墨厚重、盖有清晰官印及一个玄奥私人印鉴的——南岭茶山地契!

那地契上,山形水脉、边界走向,标注得清清楚楚,核心区域正是他们脚下这片绵延群山,总面积赫然写着“壹万贰仟叁佰柒拾伍亩”!地契末尾,业主姓名处,“苏浅浅”三个字,铁画银钩!

“这……这不可能!”陈老丈猛地站起身,老眼昏花地凑近,手指颤抖地指着地契,声音都在发颤,“这……这南岭茶山,是我陈家祖业,虽、虽然家道中落,很多山地疏于管理,官府那边登记的或许不清不楚,但……但这地契怎么会……”

苏浅浅平静地看着他,早已准备好了说辞:“老丈稍安勿躁。您可知,有些年代久远、产权混乱、且长期无人缴纳足额税赋的荒地、山地,朝廷是有权收回,并重新勘测、登记、发卖的?”

陈老丈脸色一白,嘴唇哆嗦着,无法反驳。陈家确实因管理不善,对很多偏远山头的赋税缴纳早已中断,地契也因年代久远和分家变得模糊不清。

苏浅浅继续道:“我苏家蒙圣上恩典,略有薄名。家中长辈在京城有些门路,得知江州府正在清理此类积压的地产,便设法将这片南岭茶山的产权明晰下来,重新登记在了我的名下。此事,江州府的户房档案中,已有记录可查。”

她这话半真半假。真的是,铁蛋的“权属烙印”确实是在本位面法则层面生效,意味着在任何官方记录中,这片土地都“理应”属于她苏浅浅,经得起任何查验。假的是过程,但这过程无人能查证。

金算盘适时补充,语气沉稳:“陈老丈,我家小姐所言非虚。这份地契合理合法,官府认可。换言之,从律法上讲,这片茶山,包括您家现在居住和耕种的这片区域,都已属于我家小姐。”

陈老丈如遭雷击,踉跄一步,跌坐回凳子上,老泪瞬间涌了出来。祖业……就这么没了?

“老丈先别急。”苏浅浅语气放缓,“我拿出地契,并非是要驱逐您和乡亲们。恰恰相反,我是想与您,与这南岭村所有依靠茶山生活的乡亲,谈一笔真正的、长久的生意。”

陈老丈抬起泪眼,茫然地看着她。

“地契在我手,但我苏家行事,从不做绝户之事。”苏浅浅目光诚恳,“茶山,依旧由您和乡亲们来管理,来种植,来采摘。但从此以后,你们不再是为那点微薄且不稳定的散客销路发愁的散户,而是我‘苏氏茶行’的第一批,也是最核心的雇工和合作伙伴!”

“雇工?合作伙伴?”陈老丈喃喃道。

“不错。”苏舟接过话头,他如今已能清晰地表达商业构想,“我们会支付大家固定的工钱,或者按采摘的鲜叶品质和数量计件付酬,保证大家收入远高于以往,且稳定无忧!采下的所有茶叶,由我们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销售!乡亲们只需专心种好茶、采好茶,其他的,销路、赋税、风险,全部由我苏家承担!”

金算盘也开口道:“不仅如此,我们还会投入资金,改良茶树,引进新的种植和炒制技术,提升茶叶品质。将来茶山产出越高,茶叶卖得越好,大家的工钱和分红也会水涨船高!”

陈老丈被这一连串的信息冲击得有些发懵,但“固定工钱”、“稳定收入”、“承担风险”、“改良技术”这些词,像是一道道亮光,穿透了他多年的愁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