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贵人,不是小老儿不信,只是我们这茶树老了,炒茶的法子也是祖传的,怕是……”他还是有些顾虑。
苏浅浅微微一笑,知道空口无凭,必须拿出真东西。她忍着背部的隐痛,站起身:“老丈,可否借您家的炒茶锅一用?再取一些今春最好的、一芽一叶的鲜叶来。”
陈老丈虽不明所以,还是连忙让家人准备。
很快,在陈家屋外搭建的简陋茶棚下,传统的炒茶锅被烧热。苏浅浅没有亲自动手,她的身体也不允许。她站在一旁,由金算莲(金算盘化名,为方便行事)根据她的口述,亲自操作,陈老丈在一旁紧张地看着。
“第一步,萎凋。鲜叶不可直接下锅,需先在通风处摊晾两个时辰,散去部分青草气和多余水分,使其叶质柔软。”苏浅浅指点道。这与陈老丈直接炒制的习惯不同,他半信半疑地照做。
待鲜叶萎凋适度,苏浅浅继续道:“第二步,杀青。锅温需控制在‘炙手’但非‘烫手’的程度。下叶量要少,手法要快,抖闷结合,以抖为主,利用高温迅速破坏鲜叶中酶的活性,阻止多酚类物质氧化,蒸发水分,使茶叶变软,便于揉捻。时间要短,见叶色转暗,叶质柔软,青气消失,茶香显露,即刻出锅。”
金算莲手腕翻飞,严格按照苏浅浅的要求操作,一股不同于以往炒制时产生的青涩气、而是更为清新馥郁的茶香开始弥漫开来。陈老丈瞪大了眼睛,这香气,他从未闻过!
“第三步,揉捻。趁热揉捻,破坏叶细胞组织,使茶汁溢出,便于冲泡。力道先轻后重,再轻,成条索状即可,不可过度,以免茶汁流失过多,滋味苦涩。”
“第四步,二次提香与定型。锅温略低于杀青,将揉捻好的茶叶再次入锅,快速翻炒,进一步蒸发水分,固定条形,发展香气。待茶条紧结,白毫显露,手捏成粉,即可起锅摊凉。”
一道道工序,与传统粗放式的炒制截然不同,精准而富有节奏。陈老丈看得眼花缭乱,心中却渐渐涌起惊涛骇浪。他是老茶农,虽不懂其中深奥原理,却能直观感受到,这新法子炒出的茶叶,无论是外形、香气,都远胜他祖辈相传的技艺!
当最后一道工序完成,茶叶摊凉后,众人围拢过来。只见那茶叶条索紧细卷曲,苗秀显毫,色泽银绿隐翠,干茶香气清高鲜爽,带着一种独特的、仿佛高山云雾般的冷冽花香。
取少许置于白瓷碗中,沸水冲下,但见茶叶徐徐舒展,芽叶成朵,汤色清澈嫩绿,香气更是高锐持久,那清雅的花香混合着嫩栗香,沁人心脾。
陈老丈颤抖着手端起茶碗,浅尝一口,霎时间,他整个人都僵住了。那茶汤滋味鲜爽甘醇,回味甘甜,喉韵悠长,与他以往喝过的任何茶都截然不同!没有苦涩,只有满口的清润与芬芳!
“这……这……”他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老泪纵横,“这才是茶!这才是真正的茶啊!”
苏浅浅看着碗中清亮的茶汤,轻嗅着那独一无二的香气,心中已然有了名字。这茶,因其白毫显露,色泽翠绿,香气清冷如雪后初晴,滋味鲜爽如山间清泉。
她缓缓开口,声音清晰:“此茶,便名为——天山雪青。”
名字落定,茶香袅袅。陈老丈再无任何疑虑,朝着苏浅浅深深拜下:“东家!小老儿陈满仓,愿带着南岭村的乡亲,跟着东家干!”
苏浅浅虚扶一下,唇边露出了真切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