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狩归来,京城已入深秋。安王府内,红枫似火,与日渐浓郁的咖啡香气交织,别有一番韵味。
苏碗组建的西北商队传回更多消息。西凉州及周边地区对咖啡、香膏等物需求旺盛,商队带去的货物很快售罄,利润丰厚。同时,领队也带回一个不太好的消息:西北边境几个部落近来摩擦增多,互市时气氛紧张,似有不稳迹象。商队因持有安王府令牌,得以安全通行,但也感受到了山雨欲来的压抑。
这夜,萧景致在书房处理公务至很晚。苏碗端着一壶新烘的“秋意浓”咖啡和几样小点心进来,见他眉宇深锁,便轻声问道:“王爷可是为了西北边事烦忧?”
萧景致揉了揉眉心,示意她坐下:“你也听说了?商队带回的消息,与边关军报大致吻合。几个部落为争夺草场和水源,冲突日渐频繁,恐生大变。朝中对此,意见不一。”
有的主战,要求增兵震慑;有的主和,主张安抚笼络;还有的认为蛮夷小乱,不足为虑。吵吵嚷嚷,难有定论。
苏碗为他斟上咖啡,氤氲的热气模糊了他冷峻的轮廓。她沉吟片刻,道:“苏碗见识浅薄,本不该妄议朝政。只是,既然商队恰逢其会,或有些许浅见,供王爷参考。”
“但说无妨。”萧景致端起咖啡,目光鼓励。
“依商队所见,部落冲突,根源在于生存资源匮乏。严冬将至,草枯水减,为求活路,争夺自然激烈。”苏碗缓缓道,“单纯增兵震慑,或可压一时,却难解根本,反易激起更大反抗。一味安抚,若不能给其实惠,亦是无用。或许……可双管齐下?”
“哦?如何双管齐下?”萧景致来了兴趣。
“一方面,择其弱小或态度恭顺者,以朝廷名义,开放部分边境榷场,以合理的价格,交易他们急需的粮食、布帛、盐铁,助其度过严冬,使其知依附朝廷之利。另一方面,”苏碗目光微闪,“可效仿‘咖啡官引’之法,由朝廷主导,或可指定可靠商号,于边境设立‘官引茶马司’之类的机构,不仅交易日常所需,亦可收购他们的皮毛、药材,甚至……引导他们种植一些适宜当地、又有经济价值的作物,使其生计有所依凭,不再 solely 依赖于争夺有限的草场。生计安定,纷争自减。”
她顿了顿,继续道:“当然,对于冥顽不灵、主动挑衅者,雷霆手段亦不可少。但打,需打得精准,打出威严,更要打出后续治理的空间。让其他部落看到,顺者得利,逆者遭殃。如此,刚柔并济,或可收长治久安之效。”
她这番言论,并非空谈兵法,而是从经济民生角度切入,提出了一个“以商稳边”、“以利导之”的全新思路。将商业贸易与边疆治理相结合,既缓解矛盾,又能增强朝廷对边境的经济控制力。
萧景致听得目光越来越亮。他放下茶杯,握住苏碗的手:“碗儿,你真是本王的贤内助!此策甚妙!虽细节还需与兵部、户部详细推敲,但大方向,无疑是条新路!比那些只知道喊打喊杀或者一味怀柔的老调重弹,高明得多!”
他越说越兴奋,立刻铺开纸笔:“来,与本王细说,这‘官引茶马司’该如何设置?交易品类、价格如何定?又如何引导种植?”
夫妻二人便在书房烛光下,对着地图与商队带回的信息,细细商讨起来。咖啡渐冷,却无人顾及。一个关乎边疆稳定的新策,在这秋夜王府的书房中,悄然孕育。苏碗不仅是他生活中的伴侣,更成了他事业上不可或缺的智囊。豆香萦绕中,他们共同描绘的,是家国天下的未来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