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玄修崩逝(1 / 2)

朱厚熜自登基以来,便对大兴土木有着近乎偏执的狂热,仿佛唯有巍峨宫阙,方能彰显帝王的尊荣与天命所归。从嘉靖十六年到十九年,短短四年间,慈庆宫、皇穹宇、仁寿宫等一系列宏伟殿宇拔地而起,遍布紫禁城内外。

这些宫殿的建造,耗费了数千万人工,工匠们日夜劳作,累得筋疲力尽,不少人活活累死在工地上。而耗费的白银更是不计其数,从木材采运到砖石烧制,从彩绘装饰到陈设摆放,每一项都耗资巨大。仅皇穹宇的鎏金穹顶,便用去黄金数千两;仁寿宫的梁柱,全是从千里之外的深山老林砍伐的金丝楠木,运输途中死伤的民夫不计其数。负责督造的官员为了讨好世宗,对工匠们极为苛刻,工期催得紧,稍有延误便是一顿毒打,工地上哀嚎声、咒骂声不绝于耳,却都被掩盖在宫殿落成的喜庆锣鼓之中。

可宫殿建造终究还有限度,而世宗沉迷的斋醮之事,却是连年不断,耗费更是无底洞。宫中大小醮坛常年香火缭绕,仅香烛一项,每年就需要黄蜡二十余万斤、各类香品数十万斤。这些黄蜡和香品,都要选用最好的原料,经过精细加工,耗费的人力物力难以估量。负责采买的太监们趁机中饱私囊,以次充好,将大量钱财装入自己腰包,而真正用于斋醮的香烛质量却大打折扣,只是在外包装上做得极为精美,以蒙骗世宗。更别提那些为醮坛准备的法器、幡帐、供品,无一不是极尽奢华,每年为此耗费的巨资,足以让天下百姓瞠目结舌。举行大型斋醮时,宫中鼓乐齐鸣,道士们身着华丽道袍,踏罡步斗,念念有词,场面盛大,而这背后,是无数百姓的血汗钱在燃烧。

方士们更是借着世宗的宠信,大肆敛财。邵元节、陶仲文等人的府第,建造得富丽堂皇,雕梁画栋,亭台楼阁一应俱全,堪比皇宫内院,时人称之为“道流所居,拟于宫禁”。邵元节的真人府,光是花园就占地数十亩,里面奇花异草、珍禽异兽无数,都是从全国各地搜罗而来。陶仲文的府邸,更是有专门的炼丹房,里面摆满了各种炼丹器具和珍稀药材,耗费的钱财难以计数。他们不仅享受着帝王般的待遇,还收受各地官员的贿赂,财富堆积如山。每逢节日,前来送礼的官员络绎不绝,府门前车水马龙,金银珠宝、古玩字画源源不断地被送入府中。经年累月的无度耗费,让本就空虚的国库雪上加霜,府藏日渐枯竭,而百姓则在繁重的赋税压迫下,生活困苦不堪,流离失所者不计其数。许多地方的农民因交不起赋税,被迫卖儿鬻女,甚至铤而走险,聚众为盗。

嘉靖四十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打破了世宗醉心修道的迷梦。倭寇大举入侵东南沿海,一路势如破竹,最终攻陷了福建兴化府。兴化府是南闽名郡,素来以殷富着称,倭寇入城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将整座城池焚掠一空,城中官民死伤无数,惨不忍睹。倭寇们手持倭刀,见人就砍,房屋被付之一炬,火光冲天,映红了半边天。百姓们哭天喊地,四处奔逃,却难以逃脱倭寇的魔掌,街道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其实,倭寇侵扰东南一带,已经持续了二十余年。这些倭寇烧杀抢掠,来去如风,州县卫所时常被攻破,百姓深受其害。但此前总有得力将领率兵抵御,屡次挫败倭寇的攻势,所以世宗并未将其放在心上,依旧沉迷于斋醮修道。可此次兴化府沦陷,朝野上下一片震动,消息传到京城,世宗也不免心惊肉跳,这才急忙暂停了宫中的斋醮活动,丢下手中的经文,开始过问御敌之策。

危难之际,朝廷启用了名将戚继光。戚继光素有勇略,治军严明,他临危受命后,立刻调集兵马,与骁将俞大猷、刘显等人联手,制定了周密的作战计划。他们先是整顿军纪,训练兵士,打造先进的兵器和战船。戚继光对军队进行了严格的训练,要求士兵们吃苦耐劳,令行禁止。他还发明了许多新式兵器,如狼筅、虎蹲炮等,大大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随后,他们主动出击,在兴化府一带与倭寇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戚继光率领的戚家军,英勇善战,军纪严明,屡次重创倭寇。在一次战斗中,戚家军利用地形优势,将倭寇诱入包围圈,然后用狼筅将倭寇的倭刀格开,再用长枪刺杀,杀得倭寇片甲不留。经过数月的浴血奋战,他们不仅成功克复兴化府,还收复了东南沿海的诸多失地,将入侵的倭寇几乎全部剿灭。遭受此次重创后,倭寇元气大伤,再也不敢贸然入侵大明海疆,东南沿海的局势终于得以安定。捷报传到京城,世宗龙颜大悦,重赏了戚继光等将领,又开始觉得自己的统治固若金汤,天下太平。

危机解除,世宗又故态复萌,认为四方无事,天下太平,自己又可以安心修道求仙了。此时的他已经年逾半百,对长生不老的渴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烈。不久后,陶仲文病逝,世宗悲痛不已,随即又下诏召募天下方士,王金、陶放、刘文彬等人先后应召入京,继续为他作法讲道,炼制丹药。

这些方士早已听闻邵元节、陶仲文凭借方术博得高官厚禄,享尽荣华富贵,心中羡慕不已,纷纷使出浑身解数,装神弄鬼,作伪售奸。他们或是趁世宗闭目打坐时,从隐蔽处偷偷投下提前准备好的蟠桃,谎称是神仙所赐。为了让“神仙赐桃”显得更加真实,他们甚至提前训练猴子,让猴子将桃子放在特定的位置,然后在世宗打坐时,由猴子悄悄放下。或是伪造五色灵龟、千年灵芝等祥瑞之物,呈入西苑,诡称是上天降下的吉兆。这些灵龟和灵芝,其实都是用普通的龟和植物经过特殊处理和染色而成,以此博取世宗的宠幸和封赏。

陶仲文之子陶世恩,更是借着父亲的余荫,与王金等人勾结在一起,杜撰所谓的“仙方”,采集各种奇奇怪怪的药材,炼制丹药进献给世宗。这些丹药成分杂乱,乌七八糟,既没有记载于《神农本草经》,也从未被医家使用过,全是术士们凭空想象,胡乱采集拼凑而成。有一次,陶世恩为了炼制一种“九转金丹”,竟然命人去采集毒蛇的毒液,还美其名曰“取天地之毒,以毒攻毒,净化身体”。丹药不仅燥烈秽恶,还散发着刺鼻的怪味,常人根本难以入口。

可世宗求仙心切,早已失去了辨别是非的能力,只要听闻是能让人长生的仙药,便不管它味道如何、效果怎样,都毫不犹豫地放开喉咙吞食下去。起初,他并未觉得有太大异常,只是偶尔感到有些不适,便认为是服食仙药后的正常反应,对陶世恩等人更加信任。陶世恩等人见状,更是变本加厉,不断推出各种“新型仙药”,每次都编造出一套玄之又玄的理论,哄骗世宗服用。

不料,服用这些“仙药”一段时间后,世宗渐渐感到心烦气躁,口干舌燥,夜里更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他向方士们询问原因,王金等人早已准备好了说辞,纷纷称这是仙药在体内发挥效用,清除杂质的正常现象,让世宗不必担忧。世宗对他们的话深信不疑,不仅没有停止服药,反而对他们大加封赏,升陶世恩为太常寺卿,王金为太医院御医,陶放为太医院使,其余方士也各有赏赐。得到封赏的方士们,更加肆无忌惮地欺骗世宗,从国库中支取大量钱财用于“炼丹”,实则中饱私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