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早朝,天子快步入了殿坐在了龙椅之上。
鸣鞭之后,待朝百官齐齐走上台阶,按三省六部九寺顺序入殿,各衙署以品级为尊。
入殿百官站定,施礼,转头,周玄如同当年失蛋一般声嘶力竭-----开朝儿!
朝臣按规矩,三省出班,中书省官员为首。
天子不按规矩,冷声道:“雍城诸事,各部章程呈上。”
中枢声官员二话不说,后退六步回到班中。
正常上朝的流程是三省最先出班,中书省第一个出来,有没有什么最新的政务、政令,大致说一下。
之后是门下省出来,根据中书省提出的政务、政令,我们认为是可以的,通过,或是不通过,通过是什么原因,不通过是什么缘由。
最后是尚书省,可以执行,或者不可以执行,也或许是执行但执行起来有难度,难度在哪,
六部一一出来,有事说事,没事刷一下存在感。
如果时间还有的剩,九寺可以出来刷刷存在感。
要是九寺都刷完存在感还是没到散朝的时候,那么各衙署就开始自由发挥大唱赞歌,在英明神武的天子领导下,如今国朝如何如何,当然,这里也少不了朝廷的杰出贡献,没错,就是我们。
上朝大致就是这么个情况,不过很少遇到连九寺都刷完存在感还没到散朝的时候。
前朝的烂摊子太多了,根本不是换个名儿就能马上解决的。
烂摊子出现,必有造成烂摊子的政令,更改政令,就涉及到制定政令的人,回到最初,也就是制定或是执行这些政令的人导致的烂摊子。
那么想要解决这些烂摊子,就要解决一下制造烂摊子的人,最终,难免对喷。
一开始也不会喷,有前戏,深入简出不会太激烈,看看反应,如果对方反应激烈势如潮水喷涌而至的话,那么就开始喷了,对喷。
可以说每天上朝都会或多或少喷一下,有的官员,想解决烂摊子。
有的官员,想趁机进行攻讦。
也有的官员,想甩锅。
更多的官员,则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看热闹。
这里面又涉及到了各部的利益,各衙署的话语权,最终就导致了朝廷这个庞大的机构愈发臃肿,动起来也越发的费力缓慢。
这一点,天子一直看在眼中。
今天,他则是直接省去了所有的繁文缛节,直入主题,要章程。
事实上天子也一直在寻找这个机会,想要让朝臣慢慢适应,慢慢改变,开朝直入正题,三省六部九寺,有事直接说事,没事你就别动弹,能解决的马上解决,解决不了的散朝开小会,这才是他想要的朝堂,想要的早朝。
可真当三省六部将折子交到周玄手上后,天子也没要过去看,而是冷冷的望向各部官员。
所谓章程,并不是指奏折或是书面文件,包括,但不特指,其实就是解决方案。
这个解决方案,可以口述,可以提出一个大概方向,可以写出具体细节,重点不在于是口述或是书写,而是切实可行的办法。
如果是比较要紧的事,天子不单单会要书面形式的章程,还要让臣子口述,如果臣子口述令天子或是朝臣不满意,上交的章程也不会看,直接打回去。
往日最不喜欢上朝或是出班的工部尚书陈怀远,率先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