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味界传说 > 第161章 第四试:“鲜”之极致

第161章 第四试:“鲜”之极致(1 / 2)

酸婆婆的话语如同最后的通牒,消散在浓郁的生命雾气中,将林小风、盲人老者与科学狂人这三个背景、理念、能力截然不同的个体,强行捆绑在了同一艘驶向未知的破船上。

气氛一时间凝固得如同冻结的油脂。

科学狂人——现在或许该叫他达瑞尔——依旧瘫坐在地,眼神空洞地望着手中那块漆黑的“砖头”(他的多功能分析仪),仿佛在悼念自己崩塌的科学信仰。林小风伸出的手,悬在半空,显得有些尴尬。他能感觉到达瑞尔身上散发出的抗拒与自我怀疑,如同实质的冰冷屏障。

盲人老者——默大师——则缓缓收回了探入雾气的木杖,他那双无法视物的眼睛“望”向林小风和达瑞尔的方向,布满皱纹的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有一种深沉的平静,仿佛早已习惯了世界的寂静与混沌。他的存在本身,就像一块被岁月打磨光滑的磐石,任凭外界波涛汹涌,我自岿然不动。

“合作?”达瑞尔终于嘶哑地开口,声音带着自嘲和一丝未消的崩溃,“和谁合作?和一个靠鼻子吃饭的老头?还是一个……一个用玄学做饭的巫师?”他猛地抬起头,眼中布满了血丝,几乎是低吼出来,“在这里,我的逻辑,我的数据,全都没用了!合作?拿什么合作?!我们连下一步该往哪里走都不知道!”

林小风缓缓收回手,并没有因为达瑞尔的尖锐抵触而动怒。他理解这种信仰崩塌的痛苦,就像他当年第一次意识到厨艺并非仅仅关乎刀工火候,更关乎与食材灵魂沟通时一样茫然。他环顾四周那浓郁得化不开的、仿佛有生命的白色雾气,沉声道:“达瑞尔先生,你的逻辑没有错,错的是你认为这里是你可以用原有逻辑完全解析的世界。‘味界’有自己的规则,或许……更接近一种‘生命场’的规则。你的仪器探测到的能量紊乱,本身不就是一种最直接的信息吗?它告诉我们,这里的‘鲜’,是活跃的,是动态的,是不断生灭变化的,而非你数据库中那些静态的、已经失去生命活力的化学分子式。这种‘紊乱’,或许正是它的语言。”

达瑞尔愣住了,嘴唇翕动了几下,似乎从未从这个角度思考过。他引以为傲的科学体系,一直致力于将复杂世界简化、量化,而在这里,复杂性本身可能就是答案?

林小风又转向默大师,语气恭敬而诚恳:“默大师,晚辈林小风。这位是达瑞尔先生。眼前这片迷雾,视觉已然无用,您的嗅觉与感知,是我们此刻唯一的‘眼睛’,是穿透这混沌的灯塔。我们需要您的帮助。”

默大师微微侧头,仿佛在仔细“聆听”林小风的声音、气息乃至情绪波动。片刻后,他缓缓点头,用苍老而平和,却带着奇异穿透力的声音说道:“此间之气,生机勃勃,然杂乱无章,如万马奔腾,又如群星闪烁。捕捉其一,难如海中捞月,须臾即逝,变幻莫测。” 他的话语带着一种古韵,直接点出了困境的核心——不是没有“鲜”,而是太多太乱,难以捕捉那真正需要的“本源”。

“所以我们需要合作。”林小风的声音愈发坚定,他必须成为这个脆弱团队的粘合剂和方向舵,“达瑞尔先生可以尝试记录和分析这‘杂乱无章’的能量波动,寻找可能的规律或能量异常点(‘强源’);默大师您则凭借无双的灵嗅,在这纷乱中辨别出那些最纯粹、最本源的‘鲜’气轨迹,判断其性质;而我……”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两人,“我负责整合信息,凭借厨艺经验判断何种‘鲜’可用、如何搭配,寻找合适的‘载体’(可能是某种植物、菌类或其它存在),并最终完成料理的融合与烹制。我们三人,缺一不可。”

这是一个初步的分工,基于三人目前展现出的特质,也是唯一可行的路径。

达瑞尔沉默着,脸上阴晴不定。让他放弃主导地位,从一个探索者降格为“记录员”,去配合一个他视为“神棍”的厨师和一个“感官异常”的盲人,这对他高傲的科学家自尊是极大的挑战。但现实的残酷又让他别无选择。他看了看手中依旧毫无建树的仪器,又看了看眼前这片仿佛能吞噬一切理性与逻辑的迷雾,最终,一种求生的本能和对未知最后一丝不屈的好奇,压倒了内心的抵触。他不能倒在这里,他至少要弄明白这鬼地方的一丝真相。

“……好吧。”他艰难地吐出两个字,像是用尽了力气,挣扎着站起身,拍了拍防护服上的尘土,“我可以尝试……记录环境参数的变化。但别指望我能立刻解析出什么。这里的物理常数都像是喝醉了酒。”他嘟囔着补充道,试图挽回一点颜面。

默大师则只是微微颔首,布满皱纹的脸上依旧无波无澜,仿佛合作与否,于他而言皆是缘法。他接受了这个提议。

一个极其脆弱、充满不确定性的临时联盟,就在这诡异的白色迷雾中,勉强达成了。

在默大师的指引下(他通过气味分子浓度的差异和空气微不可察的流动,能大致分辨出雾气中生命气息的浓淡与流向),三人小心翼翼地踏入了被称为“鲜之林”的区域。

林小风紧随默大师身侧,身体微微紧绷,像一头警觉的猎豹,随时准备应对可能从雾气中扑出的危险,同时仔细观察着周围的一切细节。雾气中,能见度不足五米。那些散发着柔和光晕的菌类、苔藓和扭曲树木,在近距离看更加奇异,甚至带着一丝妖异的美感。有的菌菇伞盖如同跳动的心脏,缓缓搏动,每一次收缩都散发出浓郁的、带着土腥味的生机;有的苔藓如同呼吸般起伏,表面流淌着乳白色的汁液,散发出类似母乳般的温暖甜腥气息;有的树木枝干扭曲成不可思议的螺旋状,叶片是半透明的,内部有金色的脉络如同血液般缓缓流动,闪烁着微光。

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极度旺盛,甚至有些狂乱、不加节制的生命力,仿佛造物主在这里进行了一场毫无顾忌的生命力实验。

达瑞尔则跟在后面几步远处,重新开启了他的仪器,不再试图进行深度分析或建立模型,而是设置为最基础的广谱记录模式。屏幕上开始快速滚动起各种混乱到令人眼花的波形图、能量读数和粒子计数,数据流快得几乎无法阅读。他紧皱着眉头,死死盯着屏幕,试图从这片数据的海洋中,找到任何有规律的峰值、重复的模式,或者仅仅是某种趋势。

“左前方三十步,气息清冽,如初春融雪,透彻心扉,然其性至寒,不易驾驭,触及恐伤经络。”默大师突然停下脚步,手中木杖精准地指向左前方雾气深处。

林小风立刻凝神,调动全部感官去感知。果然,那边传来一股极其纯净、仿佛不染丝毫尘埃的“鲜”气,但这纯净之下,却隐藏着刺骨的寒意,让他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仿佛灵魂都要被冻结。那是一种生长在极阴之地的纯粹生命能量。

“记录到这个能量尖峰了吗?”林小风回头问达瑞尔。

达瑞尔看着屏幕上一个突兀拔高、形态尖锐的蓝色波段,点了点头,语气带着一丝惊讶:“能量等级很高,波动频率极快,属性……明显偏向超低温,读数接近绝对零域,这不符合常理……”

“暂不取用。”林小风迅速做出判断,“其性太烈,过于极端,难以与其它味道融合,稍有不慎便会破坏整体的和谐,甚至可能……冻伤我们的‘味觉’。”他用了达瑞尔可能理解的方式解释。

继续前行,每一步都踩在柔软而富有弹性的、不知由何种物质构成的地面上。

“右侧,十步外,有腐朽之木,木质已酥,然木心深处却孕育一点不灭生机,其味沉淀,如陈年佳酿,醇厚异常,隐有回甘之意。”默大师再次指引,木杖转向右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