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味界传说 > 第156章 第二试:“甜”之陷阱

第156章 第二试:“甜”之陷阱(1 / 2)

走出“苦”之山谷,幸存下来的九人,仿佛都经历了一场灵魂的洗礼,身上或多或少都带着一丝沉淀下来的气息。那萦绕不去的苦涩感仍在舌根徘徊,提醒着他们刚刚经历的考验是何等严酷。每一次呼吸,肺部似乎还残留着苦茗的清冽与沉重,使得他们的步伐虽稳,却透着一股劫后余生的谨慎。

酸婆婆依旧是那副不近人情的模样,褶皱的脸庞上看不出丝毫情绪,仿佛方才那能洗涤灵魂的“涤心苦茗”于她不过是最寻常的粗茶。她手中的藤木拐杖点在泥地上,发出沉闷的声响,带着他们穿过更加茂密、路径更加诡异的雨林。虬结的树根如同潜伏的巨蟒,潮湿的空气几乎能拧出水来,四周弥漫着植物腐烂与某种未知生物散发出的、混合的腥甜气息。没有人说话,寂静中只闻脚步踩在落叶和软泥上的沙沙声,以及各自压抑的呼吸。每个人都默默消化着第一试的收获与教训,身体本能地紧绷,警惕着可能从任何角落出现的危险。

林小风跟在队伍中,舌尖似乎还残留着一丝极微弱的、苦尽甘来的余韵。他心中不断回味着那“涤心苦茗”带来的感悟。那并非简单的味觉转换,而是一种生命层次的体验:最深的苦痛之中,往往孕育着觉醒的种子。这让他对“味”的理解,不再局限于口舌之欲,而是触及了情感与心境的层面。他隐约感觉到,这五味试炼,试的绝非仅仅是厨艺。

行进了约莫一个时辰,周围的景象开始发生奇异而令人不安的变化。

起初只是感觉空气不再那么潮湿闷热,取而代之的一种甜腻腻的、仿佛能粘住呼吸的香气,丝丝缕缕地渗透进来。渐渐地,原本雨林特有的、带着腐殖质清苦的空气被彻底驱逐,甜香变得浓稠如蜜,每一次吸气,都像有看不见的糖丝缠绕着鼻腔、喉咙,甚至肺叶,带来一种奇异的窒息感。光线也变得诡异地柔和起来,不再是雨林深处那种被层层枝叶过滤后的幽暗,而是泛着一种暖融融的、蜜糖般的金黄色泽,让一切都显得不太真实。

脚下的道路不再泥泞,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晶莹柔软、类似透明胶质的地面,踩上去软绵绵的,带着惊人的弹性,仿佛行走在一大块巨大的果冻上。四周的树木形态大变,树干扭曲盘旋,如同刚刚凝固的、琥珀色的麦芽糖,树皮光滑而粘手。树叶更是光怪陆离,呈现出各种鲜艳的、半透明的糖果色——樱桃红、柠檬黄、薄荷绿,叶片上并非露珠,而是凝结着颤巍巍的、粘稠的糖浆,随时欲滴。空气中飞舞的不再是昆虫,而是一只只蓬松的、散发着诱人甜香的絮状生物,形同微缩的,慢悠悠地飘荡。

更远处,传来潺潺的水声,但那声音格外粘滞沉闷,不似清泉叮咚,倒像是融化的巧克力或浓稠的蜂蜜在缓慢流淌。甚至能闻到一股浓郁的可可香气混合着焦糖的芬芳,从那个方向传来。

这里的一切,从视觉、听觉到嗅觉、触觉,都与之前那个清苦、严酷的“苦”之山谷形成了天堂与地狱般的、极具欺骗性的反差!

“第二试,‘甜之陷阱’。”酸婆婆在一扇由巨大无比、七彩斑斓的棒棒糖自然生长纠缠形成的拱门前停下,用拐杖毫不客气地指了指里面那个光怪陆离、甜蜜到令人头皮发麻的世界。那棒棒糖拱门本身散发着强烈的果味甜香,却因为过于浓烈而带上了一丝人工香精般的刺鼻。

“时限依旧,日落之前。要求,利用此间之物,制作一道‘不腻之甜’的料理。”酸婆婆的三角眼中,再次闪烁起那种熟悉的、带着戏谑和残酷意味的光芒,“提醒你们,这里的‘甜’,是诱惑,是沉沦,是麻痹神经的毒药。若无法看透这甜蜜表象下的本质,找不到那份能涤荡心灵而非蒙蔽味蕾的‘清甜’本源,你们的下场,会比在苦谷中迷失……更加不堪。”她的目光如同冰冷的针,扫过众人,特别是在林小风和那个始终闭目、倚仗木杖探路的盲人老者身上停留了一瞬,“记住,‘甜’之一字,最是杀人无形。它能让你在美梦中腐朽,却比任何痛苦都更难挣脱。”

说完,她侧身让开了通道,身影仿佛融入了背后那片扭曲的甜腻背景之中。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剩余的九人虽心怀警惕,却也不再犹豫,纷纷深吸一口气(随即被那甜腻空气呛得轻微咳嗽),踏入了这片看似天堂的甜蜜领域。

一进入“甜”之领域,那无孔不入的、极致的甜香便如同温暖而粘稠的潮水,瞬间将所有人包裹、淹没。呼吸之间,胸腔里都充满了浓得化不开的糖分,让人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虚假的幸福感、饱足感,四肢百骸泛起一种想要就此躺下、永远沉溺其中的慵懒和懈怠。脚下的胶质地面柔软舒适,仿佛最高级的地毯;周围的树木色彩斑斓如同童话插图;那些漂浮的“”生物触手可及,有人忍不住伸手触碰,那絮状物便轻轻爆开,散发出更加浓郁的、令人晕眩的甜香。不远处,那条缓缓流淌的、闪烁着暗褐色光泽的“巧克力”河流散发着诱人的可可香气,河岸边甚至生长着如同精致奶油裱花般的奇异菌类,一切看起来都那么美好,那么……可口。

这简直就是一个为嗜甜者打造的、不设防的天堂!

然而,林小风却瞬间寒毛倒竖,警惕心提到了顶点。他立刻默运“厨心”,一股清凉的气息自丹田升起,努力守护着灵台的清明。他清晰地回想起酸婆婆的警告——“陷阱”。过量的甜味,会迅速麻痹味蕾,掩盖食物本真之味,更会腐蚀人的意志,让人在这虚假的舒适和满足中,逐渐失去判断力、进取心,最终如温水煮蛙般沉沦、迷失。

他的担忧立刻得到了印证。右手边,一名身材微胖的参与者,眼中已露出痴迷之色,他再也忍不住,伸手摘下一片红宝石般晶莹的糖浆树叶,迫不及待地塞入口中。刹那间,他脸上露出了极度陶醉、近乎癫狂的幸福表情,发出满足的喟叹:“太……太美味了!”他彻底忘记了试炼的任务,开始像疯了一样,疯狂地采摘、吞食周围一切看起来甜美的东西——彩色的树叶、奶油菌、甚至试图去捕捉空中的生物,嘴里念念有词,满是贪婪。

另一名参与者则被巧克力河吸引,跌跌撞撞地跑过去,俯身用手掬起那粘稠的、暗褐色的“河水”狂饮。几口下肚,他的脸色迅速变得潮红,眼神开始涣散,身体摇摇晃晃,仿佛饮下了最烈的美酒,最终软软地瘫倒在河岸边,脸上挂着痴傻的笑容,口水混合着嘴角残留的糖浆缓缓流下,显然神智已失,沉沦于甜腻的幻梦之中。

甜蜜,果然是最危险、最令人防不胜防的陷阱!它不像苦,会让人本能地抗拒;它用美好的外衣,引诱你主动投入毁灭的怀抱。

那个科学狂人(他竟然也侥幸从苦谷中挣扎了出来,衣衫更加褴褛,但眼神中的执拗不减)再次拿出了他那些小巧精密的仪器,小心翼翼地采集空气、土壤、植物样本,试图分析出这里糖分的具体分子构成和甜度值,口中喃喃着“果糖”、“葡萄糖”、“蔗糖异构体”,想通过技术手段合成出一种“零卡路里”、“不参与代谢”、“不粘牙”的完美合成甜味剂来制作料理。但他很快眉头紧锁,发现这里的甜味物质结构极其稳定且复杂,远超他的认知,他的仪器甚至开始出现数据紊乱,技术再次遭遇挫败。

那位盲人老者依旧是最沉稳的一个。他仿佛完全不受这甜蜜幻境的视觉干扰,只是用木杖前端轻轻敲击、点触着胶质地面,探索着虚实。他微微仰头,用鼻子深深吸气,又缓缓吐出,不是在享受这甜香,而是在极其仔细地分辨着那浓郁得令人发腻的香气之下,是否隐藏着其他更加细微、更加本质的气息。他的世界一片黑暗,反而让他更容易触及本质。

林小风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更明。他没有急于动手采集材料,而是像在苦谷中一样,开始在这片甜蜜王国中漫步,但这一次,他更加小心翼翼,运转厨心,屏蔽掉大部分甜腻气息的干扰,用心去感受每一种“甜”的不同质感。

他伸手触摸那麦芽糖般的树干,指尖传来一种粘稠的、纠缠的触感,仿佛某种甜蜜的枷锁,这甜,如同过度的溺爱和温柔的束缚,让人沉溺其中,丧失力量。

他静静观察那缓缓飘过的生物,体会到一种虚幻的、膨胀的、一触即溃的甜,如同虚荣的赞美和美丽的谎言,外表蓬松诱人,内里却空洞无物。

他靠近那条汩汩流淌的巧克力河流,那股浓郁的、带着微苦焦香和强烈欲望的甜味扑面而来,品读到的是一种强烈的、带有掠夺性的甜,如同炽热的情欲和难以抗拒的诱惑,引人深入,最终溺毙。

所有的“甜”,都带着一种强烈的、外放的、试图侵占和麻痹一切的特性,浓烈而单一。

“不腻之甜……”林小风停下脚步,沉吟着,目光锐利地扫过这片甜得发齁的天地,“并非简单地减少糖分用量,那样只会得到一杯淡而无味的糖水。真正的‘不腻之甜’,是要找到一种纯净的、内敛的、有风骨、有层次的甜意。它不依靠强烈的味觉刺激,而是能如清风拂面、甘泉润喉,悄然沁人心脾,涤荡浊气,而非腻人口舌,堵塞感官。”

他想起了许多自然中的清甜滋味:春雨过后,破土而出的嫩笋尖,剥开后那一点脆生生的、带着土腥气的自然清甜;深山幽谷中,岩石缝里渗出的山泉水,本身蕴含的那一丝若有若无、却能回味许久的甘冽;深秋经过霜打后的白菜,靠近根部的菜帮凝聚的那一抹纯净的、带着寒意的糖分……那些甜,不张扬,不霸道,是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恰到好处的馈赠,是生命的本味。

而这里,充斥着人工堆砌、试图淹没一切的、死板的“甜腻”。

他开始有目的地在这片领域内寻找。他避开了那些色彩最艳丽、香气最浓郁、最诱人的中心区域,转而向着领域的边缘,那些光线相对暗淡、色彩相对朴素、看起来似乎不那么“甜美”的地方探寻。他拨开如同巨大软糖般的灌木丛,踏过一片如同撒了糖霜的白色苔藓地,终于,在一片由淡黄色、质感如同柔软奶酪般的菌类组成的“草地”最深处,他发现了一眼极其细微的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