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味界传说 > 第155章 并非厨艺,而是心境

第155章 并非厨艺,而是心境(1 / 2)

苦味山谷,如同一只巨大的墨绿色碗盂,盛满了近乎凝固的绝望与焦躁。空气里弥漫的苦涩,已非单纯的味道,更像是一种有形的精神压迫,侵蚀着每一位闯入者的意志,让他们的每一次呼吸都如同吞咽着粗粝的沙石。而林小风在其中那近乎从容的举动,便显得尤为突兀,像是一滴清油落入了浓稠的沥青,虽不相融,却固执地折射出别样的微光,吸引着那些在苦海中挣扎的目光下意识地追寻。

谷内的景象,已然是一幅众生挣扎图。

那名科学狂人早已失去了最初的狂热与镇定。他那些精密的仪器此刻如同废铁般被弃置一旁,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曲线早已变成一团乱麻。他本人则陷入了一种癫狂的尝试,双手沾满了各种植物的汁液,正手忙脚乱地将几种色泽诡异、气味冲鼻的苦味汁液在一个玻璃皿中混合。他口中念念有词,试图用复杂的化学公式计算出一种“人工回甘”的配比,幻想以理性驾驭这感性的极致考验。然而,自然之妙岂是简单叠加所能模拟?一次错误的混合引发了小小的爆沸,一股更加怪异、融合了腐败与尖锐气味的复合苦味升腾而起,将他整个人笼罩。狂人被呛得涕泪横流,剧烈咳嗽,连那厚重的护目镜内侧都蒙上了一层带着苦涩气息的水汽,视野一片模糊,也映照出他内心的混乱与挫败。他败于“执”,试图以“技”巧夺天工,却忘了味之本,源于心。

另一边,部落壮汉的尝试则更为惨烈。他信奉力量与直接,找到了一种外壳黝黑、坚硬如铁的坚果。凭借蛮力,他用巨石将其砸开,内里的果仁竟呈现出一种诱人的、流淌般的金黄色,更散发出一丝微弱的、却真切如蜂蜜般的甜香。这瞬间的希望如同毒药般麻痹了他的警惕,他大喜过望,以为找到了通往“甘”的捷径,迫不及待地将整颗果仁塞入口中,大力咀嚼。然而,那丝虚假的甘甜如同阳光下的朝露,转瞬即逝。紧随而来的,是核仁深处爆发出的、堪比地狱岩浆般灼热、又如陈年胆汁般黏稠的极致苦毒!那苦味不仅作用于味蕾,更如同活物般钻入他的四肢百骸。“呃啊——!”壮汉发出撕心裂肺的惨叫,双手死死扼住自己的喉咙,壮硕的身躯轰然倒地,剧烈地抽搐起来。他的皮肤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泛起不正常的青黑色条纹,眼球凸出,血丝密布,显然中了剧毒,意识已在迷失的边缘徘徊。他败于“莽”,被表象的诱惑所欺,未能洞察苦痛包裹下的致命本质。

与这两者的激烈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位始终沉默的盲人老者。他既未像科学狂人般徒劳折腾,也未如部落壮汉般鲁莽尝试。他只是静静地坐在一株枝叶扭曲、散发着陈旧药草苦味的怪树下,远离中心的潭水。他干枯的双手没有去寻找任何食材,而是轻柔地抚摸着地面上粗糙、磨手的砂石,仿佛在阅读大地的纹理。他的鼻孔微微翕动,深深呼吸着空气中复杂到极致的苦味层次,那张布满皱纹的脸上,浮现出的并非抗拒,而是一种深沉的、感同身受的悲悯。他似乎不是在对抗“苦”,而是在接纳它,倾听它,试图理解这片土地所承载的沉重。在他周身方寸之地,那无形却磅礴的苦味精神冲击,在靠近时,竟仿佛被一种柔和的气场悄然化去了几分锐利,变得如低语般萦绕。他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他在“感悟”。

林小风将这一切细微末节都看在眼中,心中那点明澈的悟道之光愈发坚定。他人的失败与挣扎,都成了映照他自身道路的明镜。

时间,在这片被苦味凝固的山谷中,以一种粘稠而缓慢的方式流逝。日头艰难地爬升,将炽热的光线投入谷底,却无法驱散那浓郁的苦涩,反而像是蒸腾起更令人窒息的苦闷。随后,日影西斜,黄昏的阴影开始如同潮水般从山谷的角落蔓延开来。随之而来的,是愈发浓重、几乎化为实质的精神压迫。又有两名参与者终于承受不住这持续的煎熬。一人精神彻底崩溃,发出野兽般的嚎叫,疯狂地攻击着身边的岩石和枯木,直至力竭倒地;另一人则完全放弃,眼神空洞地瘫软在地,仿佛灵魂已被抽离,他们的身体边缘开始微微变得透明,似乎真的要融入这片苦味的天地,成为传说中的“迷失者”。

而林小风面前那简陋土灶上的坩埚,经过近乎一整日的文火慢熬,也已达到了某种临界点。原本清澈的潭水,此刻化作了一锅深邃、近乎墨绿近黑的汤汁。所有的苦涩精华都被耐心地萃取、浓缩在这小小的容器里。那苦味,已纯粹到了极致,超越了感官的范畴,直抵灵魂。仅仅是锅沿蒸腾起的一缕若有若无的气息,飘入鼻尖,都让人心神剧震,仿佛所有的杂念、妄念、贪嗔痴,都被这至纯之苦洗涤一空,只剩下一种赤裸裸的、初生般的空白与寂静。

当日头终于沉向西山,将天际染上一片凄艳的橘红时,酸婆婆那干瘦佝偻的身影,如同被夕阳拉长的幽魂,再次悄无声息地出现在谷口。她浑浊而锐利的眼睛扫过谷内的惨状——挣扎、崩溃、濒死、迷失。她的脸上如同覆盖着一层经年不化的寒霜,没有任何怜悯或波动,只有一种见惯了的漠然。

“时辰将至,完成者,可携作品至老身面前。”她的声音如同刀刮骨头,冰冷地响起,打破了山谷中死沉的寂静。

科学狂人挣扎着爬起来,手中紧紧捧着一个烧杯,里面是半杯五彩斑斓、却不断冒出细小气泡的液体,散发着一种不祥的、类似化学药剂般的甜腻与苦涩混合的气味。他踉跄上前,带着最后一丝癫狂的自信:“酸长老!请品尝我的杰作!我分析了七种核心苦味素,加入了高纯度甜味中和剂,经过精密计算,已达到完美的苦甜均衡!这将是味道的奇迹!”

酸婆婆甚至没有用正眼去瞧那杯液体,只是从鼻子里发出一声极尽嘲讽的嗤笑:“均衡?取巧的堆砌!不过是味道的奴隶,被舌根所欲所缚的可怜虫!滚开!”她手中的枯木拐杖轻轻往地上一顿,一股无形的力量涌出,科学狂人手中的烧杯“啪”地一声脆响,瞬间碎裂,五彩的液体洒落在焦黑的地面上,竟发出“嗤嗤”的声响,腐蚀出小小的坑洼。科学狂人如遭雷击,整个人僵在原地,脸上血色尽褪,最终失魂落魄地跌坐在地,眼神彻底黯淡下去。

就在这时,林小风的烹制也完成了最后的步骤。他轻轻熄灭了灶中最后的余烬,让坩埚内的汤汁在余温中自然冷却片刻。随后,他取过行囊中备用的、质地粗糙却干净的陶碗。他用木勺,将那一锅墨绿色的、凝聚了山谷一日精华的茶汤,缓缓舀出,注入碗中。汤汁呈现出一种粘稠而莹润的质感,宛如一块被打磨光滑的苦胆宝玉,纯粹得没有一丝杂质。

他双手稳稳地捧着陶碗,步履平稳地走到酸婆婆面前,微微躬身,姿态恭敬却不卑微:“酸长老,请品鉴。”

酸婆婆那锐利如鹰隼的目光,第一次真正落在了碗中。那极致的、毫不掩饰的苦味气息,让她那始终刻薄紧抿的嘴角都几不可察地抽动了一下。这苦味,纯粹得让她都感到一丝久违的凛然。她抬起眼,第一次仔细地打量起眼前的年轻人。她看到了一双眼睛,澄澈得像山谷中央那口深潭,映着夕阳的余晖,却波澜不惊,没有丝毫其他人脸上的痛苦、焦躁或讨好,只有一片深沉的平静。

“此为何物?”酸婆婆的声音依旧尖锐,但若仔细分辨,那冰封般的语调底下,似乎裂开了一丝极细微的缝隙。

林小风迎着她的目光,平静地回答:“此乃‘涤心苦茗’。取此谷至清至苦之材,去芜存菁,熬炼其神。饮此茶,需无畏无惧,直面其至苦,承受其至涩,如同利刃刮骨,涤荡心尘俗念。待万般苦涩如潮水般退去,心灵归于空明寂静,宛如雨后天晴,自有一丝源自生命本真、超越味觉的回甘,于舌底悄然萌发,于心间缓缓流淌,绵长不绝。”

酸婆婆盯着他,那双看透世情的眼睛里闪烁着难以捉摸的光芒。半晌,她才缓缓伸出枯瘦的手,接过了陶碗。她没有立刻饮用,而是先凑到鼻下,深深地吸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