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妇幼保健院产房待产区
产房里,几位即将踏上“征程”的准妈妈们正躺在床上,有的眉头紧锁,有的双手紧握床栏,空气中除了消毒水的味道,还弥漫着一种名为“产前焦虑”的无形粒子。
妈妈A(声音带着颤抖):“哎,我听我姐说,顺产那个痛…像是同时断了二十根肋骨!真的假的啊?有没有夸张成分?”
妈妈b(强装镇定):“痛肯定是要痛的啦!老祖宗都说了,女人生孩子就是在鬼门关走一遭!忍一忍就过去了!为了宝宝,啥都能忍!”(但攥得发白的手指暴露了她的真实情绪)
妈妈c(脸涨得通红,声音压低):“痛…我其实也有心理准备…就是…就是我闺蜜跟我说…生的时候一用力…很可能…会…会大小便失禁?!我的天!当着那么多医生护士的面…太丢人了!我以后还怎么见人啊!”她说着,几乎要把脑袋埋进被子里。
妈妈d(同样窘迫):“对对对!还有啊!我们这么多人躺在这儿…喂…想想那个场面…我都想直接刨腹产算了!太难为情了!”
就在这种焦虑和羞涩情绪即将达到顶峰时,一个冷静平稳的声音如同手术刀般精准切入:
“各位准妈妈,你们讨论的这些问题,从医学和生理学角度,都可以得到解释。”
吴德医生不知何时出现在了床边,正拿着病历板记录着什么,金丝眼镜后的目光平静地扫过几位产妇。他推了推眼镜,开始了他的“产房焦虑科学解码”小课堂:
关于疼痛:
“首先,‘同时断二十根肋骨’属于文学性夸张描述,缺乏解剖学依据。”吴德语气平稳,“分娩疼痛主要源于子宫平滑肌强烈收缩(宫缩痛)以及胎儿通过产道时的软组织扩张性疼痛。其强度确实较高,属于重度疼痛范畴,但个体差异显着。人体会启动应对机制,分泌内啡肽等天然镇痛物质。目前也有非常成熟的硬膜外镇痛技术(无痛分娩),可以有效阻断疼痛信号向上传导,将疼痛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所以,无需视其为‘鬼门关’,它更像是一次需要良好装备和策略的‘高强度生理挑战’。”
关于大小便失禁:
“其次,关于排便问题。”吴德继续道,声音毫无波澜,仿佛在讨论天气,“分娩过程中,胎儿头部下降会对直肠产生压迫。当产妇用力时,腹压增高,确实可能将直肠内的残留物挤出。这并非‘失禁’,而是一种常见的生理伴随现象。其发生概率与产前肠道排空情况有关。所有产科医护人员对此都具备充分的专业认知和理解,这在我们看来,与手术中出血、分泌物一样,属于正常的生理过程副产品,绝不会与个人卫生或尊严问题相关联。我们的职责是处理它,而非评判它。事实上,这有时甚至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表明你在正确地使用腹部肌肉用力。”
关于裸露与男医生:
“最后,关于裸露和异性医护人员。”吴德的目光依旧专业而冷静,“在产房里,没有‘男人’和‘女人’,只有‘医护人员’和‘患者’。我们的视觉焦点集中于解剖学位点、产程进展指标和胎儿安全参数。产妇的躯体,在我们眼中是一个正在执行重要功能的生理系统,而非社交意义上的‘身体’。所有操作均基于无菌原则和医疗必要性。我的在场,与b超探头、胎心监护仪的性质类似,是监测和保障产程安全的一个功能单元。你们的羞耻感,源于大脑皮层的社会认知模块,但在产房这个特殊环境下,请尝试暂时将认知模式切换为‘医疗合作模式’——我们是一个团队,共同目标是让新生命安全、顺利地降临。”
几位妈妈听得一愣一愣,脸上的焦虑和羞涩渐渐被一种“虽然听不懂但好像很厉害而且有点道理”的表情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