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张姐大嗓门的声音从旁边传来,带着戏谑:“哎呀!吴医生说得太文绉绉了!姐妹们,听姐给你们翻译一下!”
“疼?有办法搞定!别硬扛!”
“拉粑粑?正常!见多了!还没我们吴医生实验室里的培养菌花样多呢!没人笑话你!”
“光着?男医生?嗨!在吴医生眼里,你们还没一块五花肉的层次感丰富呢!他脑子里只有骨盆测量、胎头位置、宫颈扩张度!别自个儿瞎琢磨!”
“噗——”妈妈c和d忍不住笑了出来,紧张气氛瞬间缓和了不少。
妈妈A好奇地问:“吴医生…您真的…看到我们…就像看到…仪器一样?”
吴德认真思考了一下,回答:“更接近于…一个处于动态变化中的、复杂的、但运行规律可循的生物系统。我会关注系统的输入(能量、氧气)、输出(婴儿、胎盘)、运行状态(宫缩、心率)、以及可能出现的故障报警(异常指标)。至于系统的‘外壳’形态,不在主要评估范围内。”
这个回答虽然依旧硬核,但却奇异地让妈妈们感到安心——原来在医生眼里,自己真的只是一个正在努力工作的“系统”,而不是一个暴露在陌生异性目光下的尴尬个体。
“那…吴医生,”妈妈b小声问,“您接生的时候…会…会觉得不好意思吗?”
吴德推了推眼镜,露出一丝极少见的、近乎困惑的表情:“为什么会不好意思?这是一个逻辑清晰、操作规范、目标明确的医疗过程。我的情绪状态需要保持稳定,以确保决策和操作的精确性。‘不好意思’属于干扰性情绪,会影响判断。就像…飞行员不会因为飞机仪表盘复杂而感到‘不好意思’。”
“哈哈哈哈!”妈妈们这次彻底笑开了怀。吴德这种极度理性甚至有点“非人”的解释,反而像一种强效消毒剂,把那些尴尬和羞涩的情绪彻底杀灭了。
张姐趁机补充:“就是!姐妹们!放心生!别多想!在我们这儿,只有‘顺利生产’和‘需要帮忙’,没有‘丢人现眼’!再说了…”她压低声音,促狭地眨眨眼,“等你们疼得嗷嗷叫的时候,谁还顾得上害不害臊啊!早就把‘面子’这玩意儿当胎盘一起娩出去了!”
产房里响起一阵轻松的笑声。之前的焦虑和难为情,似乎真的随着吴德的“科学解码”和张姐的“通俗翻译”烟消云散了。
吴德看着气氛缓和下来,微微颔首,在病历上补充了一句:“患者情绪稳定,焦虑缓解。”然后转身走向下一张病床,继续他冷静而精准的查房工作。
(内心oS:产前焦虑属于常见心理应激反应。通过提供客观医学解释及专业态度保证,可有效降低其强度。后续需持续关注。…至于张护士长的比喻…虽不够严谨,但传播效率似乎…更高?)
嗯,吴德医生或许永远无法真正理解“不好意思”这种情绪,但他用他独特的“人体系统论”,成功地完成了又一次产房心理疏导。而关于“吴医生眼里产妇不如五花肉”的传说,估计又要成为妈妈们口耳相传的另一个趣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