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德海送来的那块“劣铜”锭被证实有效,让陈启明看到了解决材料困境的一线曙光。
但这块金属锭的来源太过模糊,吕宋商队更是如同镜花水月,难以追寻。
他必须抓住“百宝阁”这条线索,但绝不能打草惊蛇。
李总旗的暗中调查需要时间,陈启明决定双管齐下。
他再次将李总旗唤至书房。
“李总旗,对‘百宝阁’和赵德海的调查要加快,但要更隐蔽。”陈启明低声吩咐,“重点查清,赵德海与哪些海商有私交,近期是否有来自吕宋或更遥远西番的船队入港,那支抵押货物的商队如今又在何处。”
“是,大人!属下已有些眉目,正在核实,一有消息立刻回报!”李总旗领命而去。
陈启明沉吟片刻,铺开纸笔,写了一封简短的信函,用火漆封好。
“来人。”
一名值守的缇骑应声而入。
“将此信,送至徐光启徐大人府上,务必亲手交到徐大人手中。”陈启明将信递过去,神色郑重。
缇骑双手接过,躬身退下。
徐光启身为礼部侍郎,又精通西学,与不少西洋传教士和海商有往来,或许能从另一个角度提供关于海外奇矿的线索。
这是目前最可靠且不会引起过多注意的途径。
做完这些,陈启明深吸一口气,将注意力转回迫在眉睫的燧发枪量产难题上。
镍钢的突破固然可喜,但产量极低,良品率也不稳定,远水难解近渴。
燧发枪的量产,必须立刻找到现阶段更可行的方案。
他再次沉浸意识,看向系统界面。
【文明点数:41点】
点数严重不足,无法兑换大型技术。
他必须精打细算。
燧发枪量产的核心瓶颈在于枪机内那几个需要精密配合的零件:击锤、燧石夹、阻铁、主弹簧。
机床和镍钢是长远解决方案,但眼下需要一种更简单、更快速的方法来保证这些关键零件的短期供应和基本可靠性。
他的目光在技术树的枝杈间快速扫过,最终锁定了一项廉价但或许能解燃眉之急的技术。
【初级失蜡铸造法精要(改良版)(需40点):包含适用于小型复杂金属零件的失蜡铸造工艺流程、蜡模制作、型壳制备、熔炼浇铸及后续清理要点。注:此法铸造的零件韧性较差,需配合严格的热处理(退火\/正火)改善性能。】
失蜡法!这是古代就能实现复杂零件成型的技术!
虽然铸造出的零件性能不如锻造,但通过热处理改善,足以应对初期的量产压力!
最关键的是,它只需要40点!几乎花光他所有的点数,但值得一搏!
“兑换!”
【兑换成功。消耗文明点数40点。当前点数:1点。】
关于如何制作蜡模、配制耐火涂料、制作型壳、控制熔炼和浇铸温度,以及后续热处理工艺的海量知识涌入脑海。
虽然这些知识同样需要本土化改良,但无疑指明了一条清晰的道路。
陈启明立刻起身,再次扎进工坊。
他召集了工匠中手艺最精细的几位老师傅。
他没有直接解释原理,而是拿起一块蜂蜡,用小刀飞快地削刻起来。
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他很快削出了一个简易的击锤蜡模。
“此法,名为‘熔模铸造’。”陈启明举起那枚蜡模,“用蜂蜡精确雕刻出我们需要的零件模样,称为‘蜡模’。”
“然后在蜡模表面反复涂挂特制的细泥浆和耐火砂,阴干,形成一层坚硬的外壳,称为‘型壳’。”
“再将型壳放入热水中,蜡遇热熔化流出,便得到一个中空的、与零件形状一模一样的型腔。”
“最后将铁水浇入型腔,冷却后打碎外壳,便可得到与蜡模形状完全一致的金属零件!”
工匠们听得目瞪口呆,他们从未听说过如此奇妙的铸造方法!
“大人…这…这法子真能成?”一位老工匠颤声问道,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和跃跃欲试的光芒。
“理论可行,但需反复试验!”陈启明肯定道,“关键在于蜡模的精度、泥浆的配方、熔炼的温度!只要我们攻克这些,便可快速、大量地生产形状复杂的零件,无需完全依赖手工一点点锉磨!”
“王师傅,你带人负责调制泥浆和耐火砂,要极细,附着性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