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龙塞的捷报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送入京师。
消息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振奋人心。
“卢龙塞守军以新配发之破甲重箭及特制火器,挫敌锋锐!”
“阵斩虏酋一名,毙伤敌骑数十,迫敌暂退!”
“我军士气大振,关防暂稳!”
战报中的每一个字都透着一股久违的扬眉吐气。
兵部堂官接过军报的手微微颤抖,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他不敢耽搁,捧着这份沉甸甸的捷报,一路小跑冲向宫城。
乾清宫内,万历皇帝正批阅着奏折,眉宇间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阴郁。
北疆的战事如同压在心头的一块巨石,让他寝食难安。
当太监将卢龙塞的捷报呈上时,他起初并未在意,只是习惯性地展开。
然而,只看了几行,他的眼神便骤然锐利起来。
“阵斩虏酋…特制火器…迫敌暂退…”
他反复咀嚼着这几个词,手指无意识地在御案上轻轻敲击。
“破甲重箭?特制火器?”他抬起头,目光如电般射向跪在
兵部尚书连忙叩首:“回陛下,此乃…乃制造局主事陈启明,新近试制之军械,名曰‘燧发快铳’。因其尚未量产,故此前未敢妄奏。此番…此番应是初试于战阵。”
“燧发快铳…”万历皇帝低声重复了一遍,眼中闪过一丝异彩。
他记得这个名字。
不久前,正是这个陈启明,献上了那威力惊人的“自生火铳”,还在西苑演武场当着他的面,演示了精准的射术。
也是这个陈启明,顶住了朝中的弹劾和压力,稳住了制造局的局面。
“又是他…”万历皇帝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难以察觉的笑意,“好!很好!”
他猛地站起身,在殿内踱了两步。
“传朕旨意!”他声音洪亮,带着久违的决断力,“蓟镇将士力挫敌锋,扬我国威,着兵部从优议赏!”
“制造局主事陈启明,督造军械有功,所制火器箭矢于战阵确有奇效,着即赏银百两,纻丝二表里,以示嘉勉!”
“另,谕令陈启明,加紧督造此等利器,速解军前之用,不得有误!”
“臣遵旨!”兵部尚书连忙叩首领旨,心中暗自松了口气,同时也对那个远在制造局的年轻主事刮目相看。
圣旨很快便传到了制造局。
此时,陈启明正与工匠们一同调试着新改进的水力鼓风机,满手油污。
当宣旨太监尖细的嗓音在局内响起时,所有工匠和军士都停下了手中的活计,愕然望去。
“制造局主事陈启明接旨!”
陈启明微微一怔,随即快步上前,撩衣跪倒。
“臣陈启明,恭聆圣谕!”
太监展开黄绢,朗声宣读了对卢龙塞将士的嘉奖以及对陈启明和制造局的特地赏赐。
圣旨宣读完毕,现场一片寂静。
随即,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陛下圣明!”
“大人!我们成功了!”
“皇上嘉奖我们了!”
工匠们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们日夜不休的辛劳,终于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认可!
李总旗和缇骑们也是与有荣焉,挺直了胸膛。
陈启明双手接过圣旨和赏赐,心中也是波澜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