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灶王爷的作业:双宝寻味记 > 第222集:福利院的“神秘包裹”与老灶台的未解之谜

第222集:福利院的“神秘包裹”与老灶台的未解之谜(2 / 2)

“这怕不是个古董?能避灾!”

“我看像个护身符,老灶台生意这么好,说不定就是它保佑的!”

“那纸条说‘三日后西郊破庙’,要不要去看看?别是啥圈套吧?”

胡东东爸听说了这事,特意派来两个保镖:“破庙那片乱,让孩子们别去,我让人查查。”可炎耀却摇了摇头,把铜牌子揣进怀里:“不管是圈套还是故人,总得去看看。这牌子跟老灶台有关,跟那些孩子有关,咱不能躲。”

炎昭往包里塞了把菜刀——不是为了打架,是王铁柱说的“带把顺手的刀,万一要做菜呢”;小宇包了十几个酱肉包,说“不管见谁,先让他尝尝咱的手艺”;胡东东背了个急救包,里面装着创可贴和巧克力,说“打架咱不行,后勤咱最棒”。

出发前一晚,老灶台的灯亮到深夜。王铁柱把蓝布褂子铺在案板上,用软布一点点擦去灰尘,内衬的“灶府”二字渐渐清晰,旁边竟还有行更小的字:“烟火不断,传承不绝”。

“你二爷爷当年总说,做菜的人,手里得有股气,”王铁柱的声音有点哑,“气在,灶就旺,人就暖。这铜牌子,说不定就是那股气变的。”

炎耀把铜牌子放进蓝布褂子做的小袋里,贴身戴着,胸口像揣了个小小的暖炉。炎昭在旁边打包酸梅汤,突然说:“我好像梦见过西郊破庙,院里有棵老槐树,树下埋着个坛子,里面装着……装着卤料?”

胡东东举着手机查破庙的资料,突然喊:“你们看!这破庙民国时是家饭庄,叫‘灶王阁’,后来失火了,掌柜的救了后厨的学徒,自己没出来……”他的声音越来越小,“那掌柜的,好像也姓王。”

小宇坐在灶台边,手里捏着颗女孩送的玻璃珠,珠子里映着跳动的火光。他突然抬头:“不管去见谁,咱都带着包子和汤,带着老灶台的味儿,就不怕。”

夜色漫进厨房时,卤锅突然又“咕嘟”响起来,油花再次凝成漩涡,这次竟慢慢散开,变成了个模糊的“灶”字。王铁柱看着锅里的字,突然笑了:“看来是老祖宗在催了。去吧,带着这锅卤汤的味儿去,让他们知道,老灶台还在,烟火气,断不了。”

凌晨三点,三轮车悄悄驶出胡同。车斗里的包子还冒着热气,酸梅汤罐发出轻微的“叮当”声,像在哼着不成调的歌。炎耀蹬着车,胸口的铜牌子微微发烫,他想起女孩画里的“永远吃不完的包子”,想起王铁柱说的“气”,突然觉得这趟旅程不是去解谜,是去赴一场和过去的约定——和那些守着灶台、守着烟火、守着温暖的人,说声“我们还在,老灶台还在”。

天边泛起鱼肚白时,三轮车拐上了去西郊的路。远处的破庙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像个等了很久的剪影。铜牌子在怀里轻轻跳动,像颗不安分的心脏,又像句没说出口的话,等着在某个时刻,突然绽放出属于老灶台的、最亮的光。

而属于他们的故事,就像这趟驶向未知的旅程,带着点忐忑,却更多的是期待——破庙里的故人是谁?铜牌子藏着怎样的秘密?老灶台的前世今生,又会在这个春天,揭开怎样的一角?答案,或许就藏在那碗冒着热气的酸梅汤里,藏在那个绣着“灶府”的蓝布褂子里,藏在少年们心里,那份对烟火气最执着的守望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