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灶王爷的作业:双宝寻味记 > 第217集:寿宴菜单里的烟火气与天价邀约

第217集:寿宴菜单里的烟火气与天价邀约(2 / 2)

水榭里早已坐满了人,周老爷子穿着件宝蓝色的寿衣,正跟几位白胡子老头聊天。看见炎耀炎昭端着菜进来,他突然站起来,拐杖都忘了拄:“就是这俩孩子?看着比我家重孙子还小呢!”

第一道“松鹤延年”上桌时,满座都静了。白瓷盘里,十只“仙鹤”亭亭玉立,鹌鹑蛋的白、香菇的褐、胡萝卜的红、西兰花的绿,配在一起像幅水墨画。最绝的是鹤嘴,用尖尖的黄瓜条做成,微微张开,像在鸣叫。“这哪是菜啊,是艺术品!”穿旗袍的老太太举着手机拍个不停,“我家孙女学画画的,得让她来学学这配色!”

接着是“蟠桃献寿”。炎昭端上来的寿桃,粉嘟嘟的尖,白嫩嫩的底,用牙签在桃身上划了几道纹,像真的桃子皮。周老爷子拿起一个,轻轻掰开,里面的山药泥混着山楂馅流出来,甜中带点酸,像小时候吃的野山楂。“这馅调得好,”他眯着眼咂嘴,“不齁甜,老年人吃着舒服。”

“全家福”端上来时,香气“轰”地散开。黄铜锅里的丸子滚圆,海参黑得发亮,鲍鱼泛着油光,汤面上浮着层金黄的油花。王铁柱特意叮嘱过:“丸子要手挤的,海参得提前泡三天,鲍鱼要用老鸡汁煨,少一步,味就差远了。”穿西装的老总舀了勺汤,突然对身边的助理说:“明天把咱酒店的厨师叫来,让他学学这锅汤,熬得比鱼翅汤还鲜。”

胡东东的彩虹蛋糕压轴出场。六层的蛋糕,每层都抹着不同颜色的奶油——草莓红、芒果黄、抹茶绿、蓝莓紫,最上面插着个用巧克力做的“寿”字,旁边摆着圈小蜡烛。“周爷爷,这是我跟酒店师傅学的,”他献宝似的,“奶油里加了酸奶,不腻!”周老爷子切了块,蛋糕胚松软得像棉花,奶油酸溜溜的,果然比普通蛋糕清爽。

酒过三巡,周老爷子拉着炎耀炎昭坐在身边,手里的酒杯往他俩面前递:“孩子,尝尝这茅台,我藏了三十年的。”见他俩摆手,又笑了,“不喝酒也行,跟我说说,那‘豆芽嵌肉’,你俩咋想到往芽管里塞肉的?”

炎耀挠挠头:“就觉得豆芽光吃素太寡,塞点肉香,吃着更得劲。”炎昭补充:“我爷的菜谱上说,‘做菜跟待人似的,得想着对方缺啥,补啥,才贴心’。”

这话让周老爷子愣了半天,突然叹口气:“我请过多少名厨,他们总说‘这是古法,不能改’,可做菜哪有死规矩?你俩这心思,比那些镀金的奖杯金贵多了。”他突然又提,“那百万年薪的事,再考虑考虑?我让你俩上学,放学回来给我做顿饭就行。”

满座的目光都聚过来,连王铁柱都捏紧了烟袋锅——这可是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机会。

炎耀却笑了,指了指窗外:“周爷爷,您看这园子是好看,可没有胡同里的槐花香;您家的厨子厉害,可做不出老灶台的酱肉包——不是说不好,是咱习惯了,闻着灶膛的烟火气,听着街坊的吵吵闹闹,做出来的菜才香。”

炎昭接着说:“等我们上了一中,周末可以来给您做菜,不收钱,就当……就当给您添福寿。”

周老爷子盯着俩孩子看了半天,突然哈哈大笑,笑得眼泪都出来了:“好!好个‘烟火气’!我活了八十八,今儿才算明白,最好的菜,不在菜谱里,在心里头。”他举起酒杯,对着满堂宾客说,“这俩孩子,比我那不争气的孙子强!老灶台的菜,我包了!以后每周,我都让人去胡同里买!”

宾客们纷纷鼓掌,有人说“这才是真性情”,有人说“老灶台要火了”,胡东东举着蛋糕喊:“我就说他俩厉害吧!”

离开周家园林时,天已经黑了。三轮车在月光下晃晃悠悠,车厢里的保温桶空了大半,只剩下点“福寿绵长面”的面汤,混着桂花的香。炎耀哼着不成调的歌,炎昭数着周老爷子给的红包——里面是张银行卡,还有张纸条,写着“孩子,钱是给老灶台添新锅的,别委屈了手艺”。

王铁柱蹬着车,突然说:“咱明天做‘谢恩包’,送点给周老爷子,就用他给的钱买最好的五花肉。”炎耀和炎昭齐声说好,三鹅在车厢里“嘎嘎”叫,像是在附和。

月光洒在胡同口的老槐树上,树影落在老灶台上,像幅温柔的画。或许真正的好手艺,从不是为了天价邀约,也不是为了众人惊叹,而是像这寿宴上的菜,藏着对食客的心意,对日子的热乎,还有那份“守着老灶台,也能活出滋味”的踏实。

而属于老灶台的故事,就像那锅永远熬着的“全家福”,热热闹闹,有滋有味,等着明天的太阳,再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