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喘息与磨刀(2 / 2)

同时,我对“破军铳”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减轻重量,加长铳管,提高射程和精度。鲁舟带着工匠们,利用墨羽送来的优质镔铁,尝试更薄的管壁和更精细的膛线刻画。每一次微小的改进,都伴随着无数次的失败和重来。

赵铁鹰昏迷了三天才醒过来,断箭取出来了,但伤了肺叶,咳起来撕心裂肺,短时间内无法再骑马冲杀。他躺在病榻上,独眼里全是不甘和暴躁,每天对着来看他的龙骧队残兵发脾气,骂他们是废物,连几个北莽弓箭手都收拾不干净。

活下来的九个龙骧队员,个个带伤,却没人抱怨,只是沉默地擦拭着仅存的几支骑铳,眼神里是刻骨的仇恨和一种近乎麻木的坚韧。我知道,这支队伍的灵魂还在,只要补充新鲜血液,加以时日,一定能重现锋芒。

苏婉清变得比以前更加沉默,也更加忙碌。她几乎住在了伤兵营里,带着那些妇人,清洗、包扎、喂药,动作越来越熟练。有一次我看到她徒手为一个腹部中箭的士兵清理溃烂的伤口,脓血沾满了她的手臂,她眉头都没皱一下,只是专注地用烧红的小刀刮去腐肉。那个士兵疼得浑身抽搐,却死死咬住布巾,没有惨叫出声。

那一刻,我忽然意识到,这个曾经娇弱的江南小姐,正在被这残酷的乱世,用最直接的方式,淬炼出钢铁般的意志。

日子在一种极度紧张而又忙碌的节奏中一天天过去。堡外偶尔还有北莽的小股游骑远远窥探,但果然没有大队人马靠近。墨羽承诺的资源也陆续送达,虽然每次都伴随着钱管事那令人不快的笑容和若有若无的打探。

我们像是一群在悬崖边上抢修栈道的工匠,明知脚下是万丈深渊,却只能埋头苦干,拼命将手中的木板一根根钉牢。

一个月后,“一窝蜂”的改进初见成效,新的火箭射程稳定在了一百八十步到两百步,齐射的覆盖范围也更加集中。改进版的“破军铳”也成功量产了二十支,重量减轻了约一成,精度和射程都有所提升,被优先装备给了徐渊挑选出来的精锐火铳手。

新兵的训练初见成效,虽然依旧稚嫩,但至少队列像了点样子,拿起长矛知道往前捅了。

一切都似乎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但我知道,这只是表象。墨羽的贪婪,北莽的仇恨,朝廷的猜忌,就像三把悬在头顶的利剑,那根拴着剑的绳子,正在被时间一点点磨蚀。

我们必须在绳子断裂之前,让自己变得足够强大,强大到能斩断那些落下的剑锋,或者,至少能扛住它们的第一波劈砍。

这喘息之机,不是用来休息的,是用来磨刀的。磨快我们手中的火铳,磨利我们心中的意志。

因为所有人都清楚,下一次到来的,绝不会再是试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