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意大利的双线布局(1 / 2)

南意大利,卡拉布里亚大区,某处贫瘠的山丘梯田。

午后的阳光炙烤着干燥的红土地,空气中弥漫着尘土和橄榄树叶的苦涩气味。里卡尔多·隆巴尔迪赤着上身,古铜色的皮肤上挂满汗珠,肌肉虬结的手臂紧握着古老的犁把手,艰难地驱使着一头瘦骨嶙峋的老牛在坡地上前行。

犁铧翻开坚硬的土壤,发出沉闷的摩擦声。

他看起来和周围任何一个饱经风霜、为生计所困的南部农民没有任何区别。皱纹深刻的脸庞,被太阳晒得黧黑,眼神浑浊而带着一丝逆来顺受的麻木。

只有偶尔抬起头,望向远处山脚下那些神权国设立的、挂着十字架和王室徽章哨卡时,眼底深处才会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利与焦灼。

内战爆发后,他这位“红星束棒斧”派别在南部农村的重要组织者,就成了巴勒莫和那不勒斯当局重点通缉的对象。

过去的同志有的被捕,有的转入更深的地下,而他,只能像地鼠一样,依靠着贫苦农民们自发的、沉默的保护,在这些偏僻的山村里不断辗转,用最原始的劳作隐藏自己,同时艰难地维持着残存的组织网络。

“歇会儿吧,里卡多大哥!”田埂边,一个年轻些的农夫喊道,递过来一个粗糙的陶罐水壶,“喝口水。这鬼天气,真不让人活。”

隆巴尔迪停下犁,喘着粗气接过水壶,咕咚咕咚灌了几口凉水。他感激地拍了拍年轻人的肩膀。这年轻人也是他们的人,家里世代是这片土地的佃农,对神权国和教会的盘剥深恶痛绝。

就在这时,田埂尽头的小路上,出现了一个穿着不合时宜的黑色西装、头戴窄檐礼帽的身影。那人走得很稳,皮鞋踩在干土上发出清晰的嗒嗒声,与这片贫瘠土地的氛围格格不入。

田里的几个农民立刻警惕起来,停下了手中的活计。年轻农夫下意识地向前一步,挡在了隆巴尔迪身前,手悄悄摸向了腰后别着的砍柴刀。

那个西装革履的男人越走越近,脸上带着一种公事公办的冷漠表情。他看起来像极了神权国那些下来征收苛捐杂税或者抓壮丁的底层小官僚。

隆巴尔迪的心猛地沉了下去。他下意识地弓起背,让脸上的表情变得更加卑微和惶恐,准备应对盘查,甚至思考着突围的路线。

然而,那男人在距离他们几步远的地方停了下来。他并没有拿出任何拘捕令或者税务清单,而是目光直接越过了紧张的年轻农夫,精准地落在了试图隐藏自己的隆巴尔迪脸上。

男人脸上那种官僚式的冷漠瞬间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奇特的、带着一丝玩味和审视的表情。

“不用紧张,同志们。”男人开口了,声音平稳,带着一种奇怪的、非意大利的口音。

年轻农夫厉声喝道:“你是谁?想干什么?”

男人笑了笑,没有回答农夫的问题,而是继续看着隆巴尔迪:“不用再躲了,里卡尔多·隆巴尔迪先生。”

年轻农夫脸色骤变,猛地抽出了砍柴刀!田里其他几个伪装成农民的同志也立刻围了上来,眼神凶狠!

隆巴尔迪的心跳到了嗓子眼,但多年的地下工作让他强行保持镇定,他按住年轻农夫的手臂,沉声问:“阁下是?”

那男人不慌不忙,从西装内袋里掏出一个深红色的小本子,动作优雅地翻开,亮出里面的徽章和法文文字——一颗金色的星辰环绕着麦穗与齿轮,下方是清晰的“République unale de France”字样。

“法兰西公社,对外情报总局,特别行动处,米勒·瓦里兰。”男人用带着法国口音的意大利语清晰地说道,嘴角带着一丝淡淡的笑意,“奉玛格丽特·卡隆主席的直接命令,来找您谈谈。关于……如何让南意大利的‘红星束棒斧’,真正地……斧劈荆棘。”

隆巴尔迪瞳孔猛地收缩,死死盯着那个红色的证件,又猛地抬头看向自称米勒·瓦里兰的男人。

法兰西公社?主席直接命令?他们怎么会找到这里?他们想干什么?

周围的农民同志们也愣住了,举着武器,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米勒·瓦里兰合上证件,环视了一圈紧张的人们,语气轻松地说:“放心,神权国的那些鬣狗,今天不会到这附近来。我们可以……找个阴凉的地方,好好聊聊吗?隆巴尔迪先生,时间不多了。”

与此同时,西西里岛,墨西拿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