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姐妹1(1 / 2)

景仁宫内,众人散尽,那股子若有若无的瓜果清香仿佛又浓郁了几分,甜得有些发腻。

皇后倚在凤座上,由着剪秋为她轻轻捶着肩,脸上那副端庄仁厚的笑意还未完全褪去,眼底却已是一片沉静的冷。

齐妃挪了挪身子,凑上前去,脸上是藏不住的幸灾乐祸。

“皇后娘娘,您刚才可都看见了?那愉贵人跟菀嫔,简直就跟陌生人一样!愉贵人走的时候,那脸拉得老长,看都没看菀嫔一眼!”

皇后眼皮都未抬一下,只淡淡道:“姐妹之间,偶有口角也是常事,你少在这里编排。”

“臣妾哪敢编排!”齐妃声音压低了些,却更显急切,“娘娘您想啊,愉贵人家世本就不俗,如今又得了太后青眼。那菀嫔呢,她阿玛官运亨通,眼瞅着就要成气候了。这两人要是真拧成一股绳,将来岂不又是一个华妃?不,比华妃还难对付!”

这话粗鄙,却说到了点子上。

皇后终于睁开眼,示意剪秋停下。她端起案上的甜瓜盅,用银匙挖了一小块,却没有吃,只是拿在手中端详。

“你这句话,倒是说到了本宫的心坎里。”

她的声音不高不低,却让齐妃和一旁始终没敢出声的玉答应都是心头一凛。

“皇上要宠谁,爱谁,那是他的君心,本宫身为皇后,理应为他欢喜。”皇后将银匙轻轻放回盅内,发出一声清脆的微响,“只是,这后宫之中,凡事都得有个度。如华妃那般恃宠而骄,搅得六宫不宁的,有一个,就够了。绝不能再有第二个。”

玉答应连忙附和:“娘娘说的是……菀嫔如今圣眷正浓,若是再有愉贵人这样的臂助,只怕……只怕这宫里就更没咱们的立足之地了。”

“所以啊,”皇后笑了,那笑意在清甜的果香里,显得格外凉薄,“本宫今日为何要赏她家人入宫探视?你们当真以为,这只是恩典?”

齐妃一脸茫然:“难道不是为了安抚她?让她知道,就算姐妹失和,还有娘娘您疼她?”

皇后懒得与她分说,转头对剪秋道:“你告诉她,为什么。”

剪秋躬身,声音平稳无波:“回齐妃娘娘,咱们娘娘这是敲山震虎,恩威并施。先让菀嫔看清,离了愉贵人,她便是孤木难支。再用家人团聚这样的天大恩典告诉她,她的荣辱、她家人的安危,全都系在娘娘的一念之间。”

齐妃听得一愣一愣的,半晌才咂摸出味道来,脸上露出恍然大悟又与有荣焉的神情:“高!还是娘娘高明!”

皇后没理会她的奉承,目光悠远地落在殿外,仿佛能穿透层层宫墙,看到那个正为家人团聚而又惊又喜的菀嫔。

“风筝飞得再高,线也得攥在自己手里才安心。”

她幽幽地说着,拿起那块切好的甜瓜,终于送入口中。

“本宫给了她梯子,也给了她绳子。是顺着梯子往上爬,还是被绳子勒住脖子,就看她自己,够不够聪明了。”

……

碎玉轩外,宫道漫长。

“额娘,这宫里怎么这么大,走了这么久,还没到姐姐的宫里吗?”甄玉娆扯着母亲的衣袖,小脸上满是好奇与不耐。

甄母连忙捂住她的嘴,压低声音训斥:“小声点!这里是紫禁城,天下没有比这里更大的地方了。等下见了你姐姐,不许这般没规矩地乱说话,知道了吗?”

行至殿前,自有宫女通传。

“甄夫人与二小姐到——”

“快传!”甄嬛的声音里带着压不住的喜悦。

帘子一掀,甄母与玉娆的身影出现在眼前。

“母亲!”

“姐姐!”

甄嬛几步上前,眼眶已是红了。

甄母却不敢失了规矩,拉着玉娆就要下拜:“妾身携小女玉娆给菀嫔娘娘请安,娘娘万福金安。”

“母亲快起来,快起来!”甄嬛连忙将人扶住,又拉过玉娆,上上下下地打量,“让姐姐好好看看。”

“多谢娘娘。”甄母这才坐下,看着女儿一身华服,气度不凡,连带着身边的流朱都出落得愈发沉稳漂亮,心中又是欣慰又是酸楚。

“母亲难得来,怎么倒夸起她了。”甄嬛嗔了一句。

甄玉娆却不依,仰着脸道:“姐姐如今自然是更漂亮了,可我怎么觉得,姐姐笑起来没有从前那么开心了?”

童言无忌,却一针见血。

甄嬛脸上的笑意僵了一瞬,甄母连忙打圆场,环顾四周:“怎么不见浣碧?”

不等甄嬛开口,流朱已经忍不住,撇着嘴愤愤道:“夫人您可别提了,她现在可是碧官女子,是小主了!”

“流朱!”甄嬛低喝一声,止住了她的话。

甄母何等精明,一看这情形便知内里必有文章,心中顿时沉了下去。

“姐姐,你这鞋子真漂亮,”甄玉娆到底还是孩子心性,很快被殿内的陈设吸引,“这屋子里的一切都好漂亮。”

流朱得了机会,立刻骄傲地挺起胸膛:“这双只是小主平常穿的鞋子,库里还有一双皇上赏的、用蜀锦制成,缀满了东珠和宝石的玉鞋,那才叫好看呢!”

甄母听着,心里却愈发不安,只道:“皇上圣眷优渥,待娘娘是极好的,妾身在家中便时常听闻。”

“夫人请用茶,这可是今年新上贡的雪顶寒翠。”佩儿端上茶来。

甄母一看那清透的茶汤和精致的茶具,连忙摆手:“哟,这样名贵的茶,妾身可不敢喝。”

“母亲,再好也不过是茶叶罢了。”甄嬛将茶盏亲自递到她手里,“女儿知道你爱喝茶,特意留着的,快尝尝。”

甄母这才战战兢兢地接了,又见佩儿端上来的点心,道:“这是夫人和二小姐最爱吃的杏仁酥和桂花糕,小主一早就吩咐小厨房备下了。听说您二位要来,小主一上午魂不守舍的,高兴得不行呢。”

看着眼前的一切,听着宫女们的话,甄母那点子喜悦早已被浓浓的忧虑取代。

她看着女儿,那张依旧美丽的脸上,分明多了一丝她看不懂的疲惫和沉重。

这泼天的富贵,究竟是福,还是祸?

内殿里只剩下母女三人,方才还算热闹的气氛瞬间凝滞下来。

甄母看着女儿脸上那抹强撑的笑意,心里像被针扎了一下,疼得紧。

“都先下去吧,”甄嬛挥了挥手,声音里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我跟额娘和妹妹,想安安静静说会儿话。”

“是。”流朱和佩儿应声退下,还贴心地将殿门轻轻合拢。

帘子一落,隔绝了外头所有的耳目。

甄嬛拉着玉娆的手,让她坐在自己身边,又亲自为母亲续上热茶。“让姐姐好好看看,我们玉娆是不是又长高了?”

甄玉娆仰着小脸,一双眼睛清凌凌地看着她:“姐姐,你瘦了。而且,你笑起来跟以前不一样了。”

童言无忌,却字字诛心。

甄嬛端着茶杯的手顿在半空。

甄母再也忍不住,一把拉住女儿的手,急切地问:“嬛儿,你跟额娘说实话,宫里是不是出什么事了?方才那个流朱说……浣碧她怎么了?”

“额娘,”甄嬛放下茶杯,反手握住母亲冰凉的手,语气放得极柔,“您别听她们瞎说。浣碧有她自己的前程,是好事。”

“好事?”甄母的眼圈一下子就红了,“什么好事能让你们生分至此?我瞧着你这宫里富丽堂皇,可你怎么……倒比在家时还憔悴?”

看着母亲担忧的眼神,甄嬛心里那根紧绷的弦几乎要断了。

皇后的恩威并施,眉庄的冷漠决绝,一桩桩一件件压在她心头,可她一个字都不能说。

说了,只会让远在宫外的家人跟着提心吊胆。

“额娘,女儿真的很好。”甄嬛深吸一口气,将所有翻涌的情绪都压下去,脸上重新绽开一个笑,“您看,皇上疼我,皇后娘娘也时时关照,今日还特许您和玉娆进宫来看我,这可是天大的恩典呢。”

她越是这么说,甄母心里就越是发慌。

这紫禁城里的恩典,哪一样是白给的?

就在这时,外头传来流朱隔着帘子的禀报声:“小主,方才淳贵人宫里差人送了些东西来,指名是给夫人和二小姐的,说是上好的东阿阿胶,给夫人补身子。奴婢已经先收下了。”

甄嬛闻言,心中划过一丝暖意,淳儿倒是有心。

“知道了。”她扬声应了一句,转头对母亲笑道,“您看,宫里姐妹也都待我很好。淳妹妹天真烂漫,最是贴心。”

甄母点了点头,心里的石头却没能放下分毫。

与此同时,淳贵人的宫里。

雪儿刚从外头回来,脸上带着喜气:“小主,东西都送到碎玉轩了,流朱姐姐亲手收下的。”

“那就好。”淳儿正捏着一块云片糕,闻言满意地点了点头,“那可是山东巡抚今年刚进贡的东阿阿胶,整个后宫都没几份。菀嫔姐姐的家人进宫,我送这个,才显得出我的心意,也镇得住场面。”

一旁的宫女荷儿奉上茶水,笑着说:“小主知恩图报,心肠就是好。”

“知恩图报是一回事,”淳儿将糕点咽下,拿起茶盏漱了漱口,眼神里闪烁着一种与她年纪不符的清明,“更要紧的是,得让旁人知道,我方淳儿,如今也不是那个只能眼巴巴等着别人赏赐点心的常在了。”

她放下茶盏,发出一声清脆的轻响。

“从前都是菀嫔姐姐、愉贵人姐姐她们照拂我,如今,我也能拿出这顶尖的贡品去做人情。这种感觉,才叫扬眉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