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魂穿五代,我占寿州为王 > 第97章 吴越水师犯常州,李昭巡视造船厂

第97章 吴越水师犯常州,李昭巡视造船厂(1 / 2)

秋夜的寿州城笼罩在青灰色的雾霭里,更漏刚敲过三更,观星院外的青石路上突然响起急骤的马蹄声。

李昭正对着案头的星图推演,铜烛台的火苗被穿堂风掀得摇晃,将他眉间的褶皱投在素白的绢帛上,像道未愈的刀疤。

大王!

门帘被风卷得噼啪作响,浑身是泥的密使踉跄着栽进来,油布包在怀里压得褶皱,沾着的泥水顺着指尖滴在青砖上,洇出深褐的痕迹。

他膝盖撞在案角,疼得倒抽冷气,却仍死死攥着油布:扬州急报!

周本带残部渡江了,往宣州去,瞧那架势......像是要联络闽国!

李昭的指尖在星图上顿住。

周本这个名字,前世讲课时他在黑板上写过三次——杨行密麾下最善守的老将,当年守苏州三个月,连朱温的汴军都望城兴叹。

若让这员老将带着万余溃卒投了闽国......他接过油布包时,指节微微发紧,密报上的血渍还带着湿意,墨迹在灯下泛着暗紫:周本知马殷必亡,沿途收罗溃卒,现有人马万余......

此人久镇江西,熟知江淮水网。徐温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不知何时立在门边,玄色官服上还沾着未及卸去的星夜露水,若引闽军北上......

必成大患。李昭将密报按在案上,指腹碾过二字,像是要将这两个字刻进骨头里。

窗外的梧桐叶沙沙作响,他忽然想起前世在图书馆翻到的《十国春秋》,闽王王审知虽称保境安民,可乱世里哪有真正的中立?

周本若成了那根撬动闽国的杠杆......

传我的令。他转身时,外袍的广袖扫过烛火,宣州王绾加派三百暗桩,每五里设个望哨,周本的马队动一步,我要知道马蹄印里沾了什么泥。

歙州的陈璋,让他把驻兵往边界挪十里——闽军若敢跨过分水岭,先砍他半座关隘。

徐温掏出腰间的木牌,在火上烤了烤,墨色的密令便显了出来:末将这就去办。他转身时,密使还瘫在地上喘气,徐温弯腰扯起他的胳膊:跟我去医馆,腿伤再拖要废。密使被拽出门时,油布包上的泥点一路滴到廊下,像一串未干的惊叹号。

李昭望着那串泥点,忽然听见院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郭崇韬掀帘进来,甲叶在灯下泛着冷光:吴越的细作传回消息,钱镠那老匹夫......他顿了顿,从怀里摸出张染了茶渍的纸条,闻楚国内乱,要趁火打劫。

水将刘信带了百艘战船沿长江南下,陆路从湖州出兵,要夹击常州。

李昭的手指在星图上划过长江的轨迹,停在常州的位置。

前世他讲过钱镠的海龙王称号,那老头最会看风向——马殷被蜀军压着打,杨行密旧部又乱作一团,江淮此时像块刚出炉的热豆腐,谁都想掰一块。

去请李昪。他对郭崇韬道,让他带着造船图来。

李昪来得很快,青布襕衫还沾着木屑,腰间挂着把墨线尺,进门时带进来股松脂的香气。

他把卷成筒的图纸摊开在案上,手指点着最上面那张:寿州、和州的船坞赶工,首期能出三十艘。

十艘楼船,高两丈,甲板能列五百刀盾手;剩下二十艘是走舸,吃水浅,适合太湖港汊。

李昭俯身去看,图纸上的楼船画得极细,连桅杆的绳结都标了尺寸。

他指尖拂过二字,想起前世在博物馆见过的宋代船模——五代的造船术还没那么精巧,但李昪这个从杭州船匠堆里挖来的人才,硬是把闽越的水密隔舱改良了。

即刻调三千熟悉水性的士兵。他抬头时,目光灼灼,渔民、盐丁、从前的水盗,只要能在船上站稳的,都收进来。

月饷比步军多两贯,受伤的发田契——我要他们知道,给我李昭撑船,比给渔霸卖命强百倍。

李昪的眼睛亮了,墨线尺在掌心敲了敲:末将这就去挑人。

太湖边上的训练营已经搭好了,明日就能开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