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画师惊劫 > 第141章 扬州芍药接暗号

第141章 扬州芍药接暗号(1 / 2)

偷渡邵伯埭的惊险与冰冷尚未从骨子里散去,乌篷船已顺着运河水流,驶入了扬州地界。

两岸景致悄然变化。泥土堤岸渐次被条石垒砌的河埠取代,垂柳愈发婀娜,连空气中也开始浮动着一丝若有若无的、不同于北地的甜软气息。然而,这份属于江南的温婉之下,却潜藏着更深的暗流。往来船只明显增多,除了漕船,更多的是悬挂着蒙古狼旗的巡逻艇,艇上兵卒眼神锐利,扫视着每一艘过往的船只。码头上,税吏和兵丁的数量也远超之前经过的任何一处关卡。

扬州,这座曾经“扬一益二”的天下繁盛之地,如今在异族铁蹄下,虽未像楚州那般剑拔弩张,却也无处不透露着严密的控制与压抑的气氛。

“扬州到了……”船家老者望着前方逐渐清晰的城郭轮廓,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叹息,“这城门,怕是不好进。”

果然,远远望去,扬州各处水门、城门皆有重兵把守,对入城人员、货物的盘查极为严格,队伍排成了长龙。

“不能直接进城。”沈允明果断道,“先去联络点。”

按照运河钞关那位老胥吏留下的信息,联络点设在城西北的瘦西湖畔,一处名为“香影廊”的廊桥附近,以售卖芍药花为掩护。

芍药,乃扬州名花。暮春时节虽已过盛花期,但仍有晚开的品种,或盆栽,或切花,在岸边零星摆卖。

乌篷船在距离“香影廊”还有一段距离的僻静处靠岸。众人商议,由沈允明和阿阮先行上岸查探,江疏影腿脚不便,与老疤、船家留在船上等候消息。

江疏影靠在船舱里,望着不远处那座拱形的廊桥,以及桥畔稀疏的花摊,心中并无多少踏足江南的喜悦,反而充满了警惕。内奸的阴影,如同这江南的梅雨,黏稠地笼罩在心头。这看似平静的接洽,会不会是一个精心布置的陷阱?

约莫过了小半个时辰,沈允明和阿阮回来了,脸色并不轻松。

“联络点还在。”沈允明低声道,“是个老花匠,摊上有几盆罕见的‘金带围’芍药,品相极佳,与暗号描述一致。”

“但是,”阿阮接口,眉头微蹙,“那老花匠神色有些过于平静,我们按暗语试探,他对答如流,毫无破绽,可……我总觉得哪里不对。”

过于平静,毫无破绽,在这种风声鹤唳的时候,本身就是一种不寻常。

“周围有埋伏的迹象吗?”江疏影问。

“暂时没有发现。”沈允明摇头,“但也可能是我们看不出来。”

进退两难。联络点近在眼前,可能藏着至关重要的情报和接应;但也可能一步踏错,万劫不复。

“我去。”江疏影忽然道。

“不行!”沈允明和阿阮同时反对。她的伤势和身份都太危险。

“我必须去。”江疏影目光坚定,“如果真有内奸,他们的目标很可能是我,或者我身上的东西。我不出现,你们无法判断真伪。况且……”她顿了顿,“有些关于‘青蚨’和令牌的细节,只有我亲自确认才放心。”

她挣扎着站起身,示意阿阮帮她最后整理一下易容。此刻的她,依旧是一副病弱盐贩的模样,只是眼神深处那抹锐利,难以完全掩盖。

沈允明看着她苍白的脸色和虚浮的脚步,知道劝阻无用,沉声道:“我陪你过去,阿阮在远处策应。若有变故,以芍药花盆落地为号。”

计议已定。沈允明搀扶着“步履蹒跚”的江疏影,缓缓走向“香影廊”桥畔那个不起眼的花摊。

摊主是个须发皆白、满脸皱纹的老者,正坐在小马扎上,慢条斯理地修剪着一盆芍药的枝叶。那芍药花开正艳,花瓣层层叠叠,颜色是极其纯正的金黄色,只在花瓣基部环绕着一圈清晰的紫红色纹路,正是芍药中的名品“金带围”。

沈允明走到摊前,看似随意地打量着那些花,口中却吟道:“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这是约定暗语的上半句,看似赞牡丹,实为试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