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画师惊劫 > 第45章 夜雨闻铃知敌友

第45章 夜雨闻铃知敌友(2 / 2)

犹豫片刻,她最终还是决定冒险。她捡起一块石子,轻轻扔向洞口旁边。石子落地,发出啪嗒一声响。洞里依旧没有任何反应。

她定了定神,拔出藏在靴筒里的一把短小匕首——这是她逃离驿栈时,从一具尸体上摸来的唯一防身之物——然后猫着腰,小心翼翼地踏入了山洞。

一股混合着干草、烟火和淡淡药味的气息扑面而来。山洞比想象中要深一些,中间生着一小堆篝火,驱散了洞内的阴寒。火堆旁,坐着一个人。

那人背对着洞口,披着一件宽大的蓑衣,斗笠放在一旁,花白的头发用一根木簪简单挽起。他正就着火光,慢条斯理地擦拭着一把样式古朴的长剑,剑身映着跳动的火焰,泛着幽冷的光泽。听到江疏影的脚步声,他擦拭的动作并未停止,只是淡淡地开口,声音苍老却异常平稳:

“檐下铃惊雀,雨中客叩门。丫头,身上的伤,可还撑得住?”

江疏影握紧了匕首,没有回答,警惕地打量着这个陌生的老人。他看起来年纪很大,脸上布满皱纹,但擦拭长剑的手指稳定有力,身形坐得笔直,没有丝毫老态龙钟之感。

老人似乎并不期待她的回答,继续擦拭着长剑,自顾自地说道:“望仙驿桥头,玉簪落得倒是地方。可惜,盯上那支簪子的眼睛,不止一双。”

江疏影心中巨震!他知道玉簪!他看到了驿栈的厮杀!他到底是谁?

“你是谁?”她终于开口,声音因寒冷和紧张而沙哑。

老人缓缓转过身,露出一张饱经风霜却目光锐利的脸。他的眼神在江疏影脸上停留片刻,尤其是在她肩背处的伤口和狼狈不堪的衣着上扫过,微微叹了口气:“故人寥落,名号早已埋进土里。你若愿意,可以叫我‘铃医’。”他指了指火堆旁一个冒着热气的陶罐,“罐里有刚熬好的伤药,敷上能止疼祛寒。旁边有干粮和清水。”

他的态度自然得仿佛招待一位久别重逢的晚辈,反而让江疏影更加不安。她没有动,依旧紧握匕首:“你为何帮我?那铃声……”

“铃声是给懂得听的人指的路。”铃医放下擦拭好的长剑,目光平静地看着她,“至于为何帮你……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罢了。”

“受谁所托?”江疏影追问。

铃医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高深莫测的笑意:“该你知道的时候,自然会知道。现在,你只需要知道,天亮之前,这里是安全的。敷药,吃东西,休息。后面的路,还长得很。”

说完,他不再理会江疏影,重新转过身,拿起另一块磨刀石,开始细细打磨那把长剑,发出有规律的沙沙声,与洞外的风雨声、铃声交织在一起。

江疏影站在原地,内心天人交战。这个突然出现的“铃医”,处处透着古怪。他的话半真半假,看似提供了帮助,却将最关键的信息隐藏起来。是友?他提到了“受人之托”。是敌?他的出现太过巧合,而且深不可测。

然而,身体的极度疲惫和伤处的疼痛,以及篝火带来的温暖和食物香气的诱惑,都在瓦解着她的意志。她看着铃医专注磨剑的背影,那背影给人一种奇异的稳定感。最终,求生的本能压倒了一切。她慢慢挪到火堆旁,先小心地尝了一口清水,确认无异样后,才拿起一块干粮,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然后,她解开湿透的衣衫,露出背后那道狰狞的伤口,用手指蘸着陶罐里温热的药膏,小心翼翼地涂抹上去。药膏触及皮肤,带来一阵清凉,疼痛果然减轻了不少。

她一边处理伤口,一边用眼角的余光观察着铃医。他磨剑的动作一丝不苟,仿佛在进行某种仪式。洞外,风雨未歇,那串铜铃依旧发出规律的轻响,像是在吟唱着一首无人能懂的古老歌谣。

这一夜,敌友难辨。但至少,在这风雨飘摇的山洞里,她获得了一丝短暂的喘息之机。而明天,等待她的,将是更加莫测的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