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规则的重量(2 / 2)

最初,法律对他而言是一面镜子,照出自己过往的罪恶;后来,法律成了一本教科书,让他理解社会的运行规则;而现在,法律正在变成一件工具——不是用来钻空子、谋私利的工具,而是帮助他人理解自身处境、维护基本权益的工具。

这个转变让他感到一种奇特的踏实感。

晚上,他常常在监舍里借着走廊透进来的微弱灯光,继续研读法律条文。同监舍的犯人早已习惯了这个沉默的,有时甚至会小心翼翼地问他:山哥,这个字怎么念?这条是什么意思?

他教他们认字,讲解基本的法律概念,就像当年在厂区教新来的小弟如何看场子一样耐心。只是现在,他教的不是如何破坏规则,而是如何理解规则、遵守规则。

有一天,管教干部突然来找他:9417,听说你在研究法律?

陈山河平静地点头。

有个任务交给你。管教干部递给他一沓材料,下周要开展普法教育,你准备一下,给其他犯人讲讲基本的法律常识。

这个安排出乎他的意料。他沉默片刻,接过了材料。

那一周,他准备得很认真。不是简单照本宣科,而是结合监狱里的实际案例,用最通俗的语言解释法律条文。他讲到盗窃罪时,举了铁柱的例子;讲到故意伤害罪时,引用了那个壮汉的案例;讲到经济犯罪时,则剖析了自己的过往。

我们总是抱怨法律不公,他在最后说道,但往往是因为我们不愿意去理解它。法律就像这条监狱的围墙,你越是想要撞破它,就越会头破血流。但如果你学会在围墙内生活,反而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秩序。

台下鸦雀无声。这些曾经视法律为无物的犯人,第一次如此认真地思考这个问题。

课后,那个曾经讥讽他的前公务员走过来,神色复杂:你说得对。我以前太自作聪明了,总想着怎么钻空子。

陈山河只是点了点头,开始收拾讲台上的材料。

走在回监舍的路上,他抬头望向高墙上那片被切割的天空。夕阳的余晖洒在他的脸上,映出一种奇异的光泽。

他想起了多年前,自己站在王朝歌舞厅顶楼俯瞰北林市的那个夜晚。那时的他,以为力量来自于打破规则、掌控他人。而现在,在这高墙之内,他领悟到了一个更为深刻的道理:

真正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对抗规则,而是来自于理解规则、运用规则,最终在规则的框架内找到自己的位置。

这个认知比任何减刑都让他感到释然。他知道,即使有一天走出这座监狱,他也再不会是那个无法无天的陈山河了。

法律的重塑,不仅改变了他对世界的认知,更重要的是,重塑了他自己。在这个被规则严格限定的空间里,他反而找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那是灵魂的秩序,是内心的安宁。

夜幕降临,监狱的探照灯依次亮起。陈山河走在回监舍的队伍中,步伐沉稳而坚定。

前方的路还很长,但他知道,自己已经找到了正确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