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规则的重量(1 / 2)

监狱图书馆的日光灯管发出持续的低频嗡鸣,光线均匀地洒在每一排书架上,将陈山河伏案的影子投在斑驳的水泥地上。他的面前摊开着一本《刑事诉讼法》,书页边缘已被翻得微微卷起,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批注。

这不是他第一次阅读法律条文,但这一次,他的方式截然不同。

三个月前,那个因盗窃入狱的年轻犯人再次找到了他。这次不是因为家信,而是因为一纸起诉书副本——铁柱的父亲,那位刚刚下岗的老钳工,在摆摊时与城管发生冲突,被控妨害公务。

山哥,我爹一辈子老实巴交,就是脾气倔了点......铁柱的声音带着哭腔,这要是判了,可怎么办啊?

陈山河接过那份起诉书,目光扫过那些熟悉的罪名。若是从前,他可能会教铁柱如何疏通关系,或是找几个兄弟去讨个说法。但此刻,他沉默了。

他花了一整夜的时间,对照着《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一个字一个字地解读这份起诉书。什么是妨害公务的构成要件,什么是正当防卫的界限,什么是证据链的合法性......

第二天放风时,他找到铁柱,没有给出任何承诺,只是平静地说:让你姐姐去找法律援助中心。根据起诉书描述,你父亲的行为可能够不上妨害公务,更像是治安案件。

他详细解释了其中的法律区别,甚至画了一张简单的流程图,说明整个诉讼程序。铁柱似懂非懂,但眼神中的恐慌明显减轻了些。

这件事像一颗种子,在监狱这个特殊的环境里悄悄发芽。

渐渐地,找他咨询法律问题的人多了起来。有的是对判决不服,想要上诉;有的是家人遇到了纠纷,不知如何应对;有的甚至只是想知道,自己还要在监狱里待多久才能获得减刑。

陈山河来者不拒,但立下规矩:他只讲解法律条文和程序,不代写材料,不出主意,更不传递消息。他就像一个移动的法律咨询窗口,严格限定在自己的知识范围内。

这个过程比他想象中要艰难得多。

有个因故意伤害罪入狱的壮汉,听完陈山河解释他的犯罪行为在法律上的认定后,勃然大怒:放屁!那小子先动的手,我那是自卫!

陈山河平静地翻开《刑法》相关条款,指着上面的字句:你说得对,刑法确实规定了正当防卫。但根据起诉书中描述的细节,你在他已经倒地后继续殴打的行为,可能构成了防卫过当。

狗屁法律!壮汉一拳砸在桌子上,引得远处的狱警投来警惕的目光。

陈山河合上书,目光沉静:你可以不认同法律,但你必须遵守它。就像你可以不认同监狱的规矩,但你还是在这里服刑。

这句话让壮汉愣住了,他张了张嘴,最终颓然坐下。

还有一次,一个因经济犯罪入狱的前公务员,带着讥讽的语气问他:你这么懂法,怎么还在这里?

陈山河正在帮一个不识字的犯人写家书,头也不抬地回答:正因为不懂,才在这里学习。

这句话在监狱里悄悄传开,让很多人对陈山河有了新的认识。他不再是那个令人畏惧的北林王,也不是故作清高的书呆子,而是一个在用最笨拙却也最诚恳的方式,重新认识这个世界的人。

在这个过程中,陈山河发现自己对法律的理解也在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