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王木匠遇狐仙(2 / 2)

王二怒道:“张老爷,说好五块大洋,怎的只给三块?”

张财主冷笑道:“你这穷木匠也配讨价还价?爱要不要!”说罢命家丁将王二轰出门外。

王二憋了一肚子火回家,越想越气。忽然想起胡老汉临别赠言,心中一动:莫非胡大爷能帮我出这口恶气?

当夜,王二悄悄来到后山老槐树下,连唤三声“胡大爷”。不多时,胡老汉果然现身,听了王二诉苦,沉吟道:“这张财主确实可恶。老夫可略施小术,让他吃些苦头,但不可过分。”

胡老汉附耳授计,王二连连点头。

次日,张财主家中便出了怪事——那套紫檀桌椅竟如生根般牢牢固定在地上,任人如何搬抬都纹丝不动。更奇的是,每到夜深,桌椅便会自行移动位置,发出刺耳声响,扰得张家不得安宁。

张财主疑心是王二捣鬼,前来质问。王二故作惊讶:“竟有这等事?许是木料有灵,不甘被欺压之人所用。”

张财主做贼心虚,只得补足工钱,又额外加了五块大洋作为补偿。说也奇怪,钱一到手,张家桌椅便恢复了正常。

此事一传开,乡里都知王二有仙家庇护,再无人敢欺侮他。王二也谨记胡老汉教诲,不敢借此敛财,依旧本分做生意。

转眼到了端午,屯里首富李员外家办喜事,请王二去做一套婚床。王二精心制作,李员外十分满意,宴席上特意请他上座。

酒过三巡,李员外醉醺醺地对王二说:“王木匠,听说你与后山仙家有交情?不瞒你说,我家近来不太平,夜半常有异响,家人多病。可否请仙家相助,查明缘由?”

王二推辞道:“员外说笑了,我不过是个普通木匠,哪有什么仙家交情。”

李员外却取出十块大洋塞入王二手中:“若能解决此事,另有重谢。”

王二看着白花花的银元,心动了。他想,不过是请胡大爷看看,应该无妨,便应承下来。

当夜,王二再唤胡老汉,说明来意。胡老汉皱眉道:“本不该过问俗事,但既是你相求,便去看看吧。”

二人来到李宅,胡老汉四下查看后道:“此宅东南角有古墓,墓主怨气未散,故有此扰。需移走假山,掘地三尺,取出墓中遗骸好生安葬方可化解。”

李员外依言而行,果然在东南角挖出无名枯骨,重新安葬后,李家果然安宁如初。李员外重谢王二十块大洋,王二推辞不过,只得收下。

自此,王二尝到甜头,凡有人请托,不论驱邪、算命、求雨,他都应承下来,再转请胡家相助。胡老汉起初还愿帮忙,后来便渐渐推脱。

王二却已利令智昏,甚至开始主动招揽生意,收取高额酬金。乡民见他灵验,纷纷上门,王家门庭若市,不久便积攒下不少财富。

这日,城里来了个姓赵的商人,出手阔绰,言称家中有邪祟作乱,愿出百块大洋请王二驱邪。王二见钱眼开,满口答应,当即随赵商人进城。

到了赵家,王二照例请胡老汉相助,连唤三声却不见回应。他心中发慌,又强作镇定,装模作样画符念咒,收取了酬金。

当夜,王二宿在赵家客房,迷迷糊糊中见胡老汉立于床前,怒容满面:“王二!老夫念你本性不坏,多次相助,你却贪得无厌,借我之名敛财!今日起,你我缘分已尽,好自为之!”

王二惊醒,原是南柯一梦,但觉心惊肉跳。次日返家,途中忽觉头痛欲裂,到家便一病不起。

王母请遍郎中,药石无灵。眼看儿子日渐憔悴,王母跪地哀求:“儿啊,你可是得罪了仙家?”

王二虚弱道:“怕是胡大爷怪罪我了...”

王母忙备香烛供品,亲自到后山老槐树下叩头谢罪。胡老汉终于现身,叹道:“老夫人请起。非老夫狠心,实是王二贪心太盛,已遭天谴。念他昔日善良,老夫指点一条生路:让他散尽不义之财,潜心忏悔,或可保住性命。”

王母回家告知王二,王二悔不当初,当即让母亲将额外收取的酬金全数退还。说来也怪,钱一散尽,他的病便渐渐好转。

病愈后,王二重回本行,专心木匠活计,再不问仙家之事。只是经此一劫,他雕工竟更上一层楼,尤其擅长雕狐,栩栩如生,宛如真物。

有人说深夜经过王家作坊,曾见一老一少两个身影在灯下切磋雕工,年长的须发皆白,年轻的杏黄衫子,似是胡家父女。但若问起王二,他只是笑笑,再不提保家仙之事。

只有一句告诫,他常对学徒说起:“非尔财莫取,非尔分莫求。仙缘难得,贪念易生,守住本心才是正道。”

靠山屯的老人至今还传着这句话,说这是王木匠用半条命换来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