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东山白骨精(2 / 2)

马三爷不悦:“你懂什么?白大仙帮了我多少忙!”

刘顺道:“正是她来得蹊跷。您想,自她来后,镇上才开始丢人。我观察她虽表面温和,眼神却常露凶光。表叔若不信,可暗中观察。”

马三爷嘴里不说,心里却打起鼓来。想起近来白玉儿确实有些变化,从前只在夜间现身,如今白天也能见着她;而且她面色越来越红润,不再似初来时那般苍白。

当晚,马三爷留了个心眼,假装睡下,实则悄悄蹲在厢房窗外观察。

半夜时分,只见厢房门悄无声息地开了,白玉儿飘然而出,化作一道白烟越过墙头。马三爷忙跟上去,远远尾随。

白玉儿径直朝后山乱葬岗而去。马三爷跟到地方,躲在一棵大树后偷看。这一看,吓得他魂飞魄散!

月光下,白玉儿现出原形,正是一具白骨,正按住一个昏迷的年轻男子,口鼻相对,吸取精气。那男子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干瘪下去,最后只剩皮包骨头。

吸完精气,白骨又化作人形,面色红润了许多。她满意地舔了舔嘴唇,飘然离去。

马三爷瘫软在地,好不容易才爬回家中。一夜无眠,第二天一早,他就去找镇上的老道士商量。

老道士听罢,长叹一声:“施主,你这是引狼入室啊!那白骨吸人精气,已修成精怪。如今她道行渐深,恐难制服。”

马三爷慌了:“道长救命!我这就去把骨头扔了!”

老道士摇头:“晚了。她既借你供奉得了人形,就已与你气运相连。简单丢弃无济于事,反而会激怒她。”

“那该如何是好?”马三爷冷汗直流。

老道士沉吟片刻,道:“为今之计,只有请真仙下凡降妖。东山之巅有座废弃的老君观,观中有口古井,相传直通东海。你需备齐三牲祭礼,在观中设坛祈祷,诚心恳请老君显灵。但切记,此事凶险,若心不诚,反遭其害。”

马三爷回家后,谎称要出远门谈生意,悄悄准备祭品。他不敢告诉家人实情,只带着忠实徒弟二嘎子,背上祭品上了东山。

主仆二人来到破败的老君观,清扫正殿,摆好祭品。马三爷跪在老君神像前,诚心祈祷整整一夜。

黎明时分,殿中突然金光大作,一尊神像竟开口说话:“马三,你贪心引妖,本应受罚。念你诚心悔过,本君指点你一条生路。”

马三爷连连叩头:“求老君救命!”

神像道:“那白骨精虽已成气候,但有一物可制她。她原本尸骨中有一节指骨,色如碧玉,是她的本命骨。你需找到此骨,以黑狗血浸泡,再以三昧真火烧之,方可破她道行。”

马三爷忙问:“如何识别哪节是本命骨?”

神像道:“此骨夜间会自发微光,触之温润如玉。你需在她现形时仔细辨认。”

话音刚落,金光消散,神像恢复原状。

马三爷回家后,开始暗中观察白玉儿。他发现白玉儿右手小指始终蜷缩,从不伸直,心中起疑。

一晚,马三爷假意请白玉儿饮酒,趁她微醺,故意碰翻酒杯,酒水洒在她右手上。白玉儿下意识伸手,马三爷果然见她右手小指与众不同,碧绿如玉,微微发光。

“就是它了!”马三爷心中暗喜。

次日,他准备了一碗黑狗血,藏在袖中,又让二嘎子在院中堆好柴火,只等时机。

夜幕降临,白玉儿刚现身,马三爷突然将黑狗血泼向她。白玉儿惨叫一声,现出原形。马三爷眼疾手快,从白骨堆中抢过那节碧玉指骨。

白骨精大怒:“马三!我助你发财,你竟恩将仇报!”

马三爷喝道:“妖孽!你害人性命,天理难容!”

说罢,将指骨投入早已准备好的柴堆,点火焚烧。火焰中,指骨发出凄厉惨叫,整副白骨随之剧烈抖动,最终化为一缕青烟消散。

此后,东山镇再无人失踪。马三爷经历此事,再不敢贪图意外之财,老老实实做他的山货生意。他将大部分不义之财散给受害人家,晚年吃斋念佛,终得善终。

只是东山一带至今流传着白骨精的传说。老人们说,夜深人静时,乱葬岗上偶尔还能见到游荡的白影,似乎在寻找她丢失的那节指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