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DeepBlack深渊 > 第289章 招募“灰衣主教”

第289章 招募“灰衣主教”(2 / 2)

伊万娜的目光在这些名字上游移,大脑飞速运转,权衡着每个人的价值、招募的难度、潜在的风险以及招募成功后能为她自己带来多少额外的筹码。陈默要的是填补组织的短板,而她,伊万娜·彼得洛娃,要的是借此机会,将自己的人,或者至少是倾向于自己的人,安插进这个正在崛起的黑暗帝国之中。

她拿起一个加密的卫星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电话很快被接通,那边传来一个低沉而略显沙哑的男声,说的是带口音的英语:“伊万娜?这个时间找我,有急事?”

“米罗斯拉夫,”伊万娜的声音恢复了平日里的冷静与强势,“有个机会,或许能解决你公司的困境,让你和你的小伙子们,不再为那些三流富豪看家护院。”

电话那头的克伦斯基沉默了几秒钟,呼吸似乎微微加重。“什么样的机会?”

“一个需要真正专业人士的舞台。报酬是你无法想象的数字,面对的……可能是这个世界最阴暗角落里的挑战。”伊万娜没有透露更多,“有兴趣面谈吗?地点你定,要绝对安全。”

“……好。我会安排。”克伦斯基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压抑的激动和谨慎。

挂断电话,伊万娜没有停顿,立刻又联系了几个隐秘的中间人,下达了新的指令:

“找到尼古莱·奥尔洛夫在里加的确切住址和日常活动规律。不要惊动他。”

“放出消息,就说有人对‘夜莺’的技术感兴趣,愿意为他提供安全的避风港和充足的资源,让他发挥才华。看看他的反应。”

……

她知道,招募这些“灰衣主教”远比购买一批军火复杂和危险。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欲望、弱点和底线。有些人可以用金钱打动,有些人需要承诺一个施展抱负的平台,有些人则可能需要……更直接的控制手段。

但伊万娜喜欢这种挑战。这就像在下一盘多维度的棋,而她,正在将一颗颗具有巨大潜力的棋子,悄悄地摆上棋盘。她端起酒杯,对着窗外布加勒斯特的夜景微微致意。

“欢迎来到真正的游戏,先生们。”

与此同时,在网络空间的某个加密数据通道里,另一场搜寻也在无声地进行。

“乌鸦”栖息的地方,比伊万娜的顶层公寓更加虚无和隐蔽。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年龄或地理位置。他可能是在里加某栋破旧公寓里盯着屏幕的孤独者,也可能是在布拉格某家咖啡馆里看似普通游客的中年男人,甚至可能是一个分布式存在的数字意识。唯一确定的,是他那无孔不入的信息获取能力和对价格毫不妥协的态度。

他接收到了来自素察(代表陈默)的指令,内容与伊万娜收到的核心一致,但侧重点略有不同。素察更关注技术层面和那些隐藏在数据深海中的“幽灵”。

一条经过多次加密和跳转的信息出现在“乌鸦”的特定接收端:

“需求:以下领域高端人才。1. 信号情报(SIGINt)与通信安全专家。2. 密码破译与构建。3. 网络攻击基础设施构建者。4. 精通北约及前华约武器装备体系的技术分析师。5. 具有实战经验的心理战\/信息战专家。目标特征:失意、边缘化、经济压力、或有非常规野心。提供初步背景核实及接触方案。报酬按质论价。”

“乌鸦”的回应简单直接,像是一段自动生成的代码:“清单已更新。价格上浮20%。高风险目标额外收费。”

他没有伊万娜那样的人际网络和面对面谈判的技巧,但他拥有几乎覆盖整个东欧(乃至部分西欧)灰色地带、情报机构和专业领域的数据库。这些数据库不是官方那种条条框框的记录,而是由无数碎片信息拼凑而成的立体画像——某人在专业论坛上发表的偏激言论,被删除的求职简历,匿名账户的加密货币交易记录,医疗机构泄露的某些特殊心理评估片段,甚至是通过黑客手段获取的私人邮件和聊天记录……

他的“招募”方式,也更加直接和……数字化。

对于名单上的一个目标——一位因坚持某种非主流加密算法而被波兰某研究机构排挤、最终辞职的数学天才,“乌鸦”的做法是,直接向他的个人加密邮箱发送了一份精心设计的、看似来自某个“国际密码学研究基金会”的邀请函,附带着一个需要破解的、极其复杂的密码题作为“入门测试”,以及一笔足以让他心动的前期“研究赞助费”。邀请函的措辞无可挑剔,测试题直击对方的学术痒处,资金提供了无法拒绝的诱惑。而所有的追踪线索,最终都会指向一个位于开曼群岛的空壳公司,与“暗影”毫无关联。

对于另一个目标——一名因性格原因被法国外籍军团开除、此后一直在东欧pc圈子底层厮混的前爆破专家,“乌鸦”则通过一个伪装成的“高端安保职位招聘”渠道,将一份评估其专业技能(包括一些军团明令禁止的“非常规”爆破技巧)的问卷发给了他。问卷的设计暗示着雇主需要的是“不拘一格”的人才,并且对过往经历“高度包容”。

“乌鸦”就像一只在数字森林里布网的蜘蛛,静静地等待着猎物被那些针对他们弱点精心设计的“信息诱饵”触动。他不会出面,不会交谈,只提供渠道和初步的筛选。一旦目标表现出兴趣并通过了初步测试(无论是技术测试还是背景调查),相关信息才会被打包交给伊万娜或者直接由素察跟进,进行下一步的接触或控制。

他的工作高效、冷酷,不带任何个人感情。对他而言,这些“灰衣主教”也只是另一种形式的商品,只不过标价更高,交易流程更复杂而已。

暗影基地,指挥室内。

陈默面前的屏幕上,分成了两个部分。一边是伊万娜刚刚发回的初步接触报告摘要(关于克伦斯基的),另一边是“乌鸦”提供的几个潜在技术目标的加密档案摘要。

他看着那些陌生的名字和简短的背景介绍,眼神深邃。

他知道,这些散落在东欧废墟和阴影中的灵魂,这些因为各种原因被主流世界排斥、遗忘或压抑的才华,一旦被有效地整合、引导,并赋予明确的目标和无限的资源,所能爆发出的能量,将远超那些冰冷的钢铁武器。

伊万娜的野心,“乌鸦”的冷漠,都在他的计算之内。他需要他们的能力和渠道,但也时刻警惕着他们的反噬。控制与利用,给予与限制,这将是一场贯穿始终的微妙平衡。

他拿起内部通讯器,只说了简短的几个字:

“跟进。评估风险。随时汇报。”

命令已经下达,网已经撒出。那些尚不知自己已被“暗影”注视着的男男女女,他们的命运轨迹,即将因为这份来自远东的征召,而发生不可逆转的偏折。而“暗影”这台日益庞大的机器,也将在这些新鲜“血液”和“大脑”的注入下,向着更可怕、更难以预测的方向,加速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