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暗影基地,核心指挥室。
这里与其说是房间,不如说是一个嵌入山体的高科技堡垒。空气循环系统发出低沉的嗡鸣,将经过严格过滤的、带着一丝金属和电子设备冷却剂气味的空气输送到每一个角落。墙壁被巨大的液晶显示屏占据,上面分割显示着全球各地的实时数据流、卫星地图、资金流动图表以及关键节点的监控画面。光线被刻意调暗,只有屏幕的光芒和少数操作台位的冷光灯,映照出陈默轮廓分明的侧脸。
他坐在一张符合人体工学的黑色座椅上,身姿挺拔,纹丝不动。屏幕上正显示着马蒂厄·范·德·贝克那份刚刚被素察截获并破译的、标注为“有限传播”的Europol内部报告——《东欧地区旧军火系统性流失初步观察》。
陈默的目光扫过报告上的关键词:“系统性”、“低姿态”、“新的、组织严密的采购网络”、“潜在的重大威胁”。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既无惊讶,也无担忧,仿佛在看一份与自己无关的天气预报。只有眼底深处,一丝极淡的、如同冰原下潜流般的锐利一闪而过。
“反应比预想的快了一点。”陈默的声音在寂静的房间里响起,平稳,没有起伏,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重量。“这个范·德·贝克,嗅觉很灵敏。”
通讯器里传来素察冷静的电子合成音,经过加密和跳频,确保绝对安全:“老板,需要对他进行深度背景挖掘,或采取预防性措施吗?我可以制造一些干扰信息,或者让他‘意外’接触到更吸引Europol注意力的案子。”
陈默轻轻摇了摇头,尽管他知道素察看不到。“不必。小角色的直觉,暂时还无法形成有效的链条。他的报告被列为‘持续监测’,说明缺乏关键证据。我们的模式需要微调,但方向没错。”
他的目光从Europol的报告上移开,落在了另一块屏幕上。那里实时显示着通过东欧新渠道获得的装备清单:AK-74突击步枪,RpG-7火箭筒,弹药,还有那几辆经过翻新、已经喷涂上沙漠迷彩、正在非洲某处沙地上扬起尘烟的btR-60pb轮式装甲车。这些钢铁造物是力量的延伸,是“暗影”能在非洲迅速撕开局面的獠牙。
然而,陈默看到的,不仅仅是这些武器。
他看到了敖德萨港那场短暂而激烈的交火,己方人员虽然最终脱身,但也暴露了在面对老牌、凶悍的竞争对手时,基层执行人员在应变和战术层面的不足。他看到了非洲战场上,虽然凭借装备和训练优势碾压了地方武装,但在复杂地形下的长时间特种作战、情报分析与反分析、以及面对大国特种部队试探时的凝重。
武器是工具,但驾驭工具、并让工具发挥出最大效能的,永远是人。最顶尖的人。
“素察,”陈默缓缓开口,手指在座椅扶手上轻轻敲击了一下,这是他陷入深度思考时的一个微小习惯,“东欧的这条线,不能只停留在交易层面。伊万娜和‘乌鸦’提供了一次性的服务和商品,这不够。”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坚定,仿佛做出了一个影响深远的战略决策。
“我们需要的不再是简单的军火,而是能制造、改进、并最大化发挥军火效能的大脑。我们需要的不再是临时雇佣的枪手,而是能训练、指挥这些枪手的军官。我们需要的不再是零散的情报,而是能构建、分析、甚至操纵情报网络的专家。”
“告诉伊万娜和‘乌鸦’,”陈默的声音斩钉截铁,“下一步的重点,从‘物’,转向‘人’。我要他们物色有价值的目标——那些因为体制僵化、政治斗争、经济困境或个人野心而不得志的‘灰衣主教’。”
“灰衣主教?”素察的电子音里似乎带上了一丝询问的意味。
“那些不在台前,却拥有深厚知识和人脉,能左右局势的人。失意的退役军官,特别是拥有特种作战或情报背景的;被解雇或边缘化的前特工,尤其是克格勃、史塔西这些机构的遗产,他们掌握着旧时代的秘密和手段;经济困顿但才华横溢的工程师,武器设计师,电子专家;还有……像你一样,但在网络阴影中尚未崭露头角,或者渴望更大舞台的黑客。”
陈默的指令清晰而明确:“筛选标准:能力第一,处境第二,忠诚度……可以后期培养。我们要的,是能够填补我们组织短板,将‘暗影’从一个强大的犯罪集团,提升为一个具有持续创新能力、专业军事素养和深度情报挖掘能力的……影子帝国的基础构件。”
“明白。”素察的回答简洁有力,“指令已加密发出。优先级设置为最高。”
几乎在陈默指令发出的同时,东欧的不同角落,两双代表着“暗影”意志的眼睛,开始在新的名单和档案上聚焦。
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一间可以俯瞰革命广场(piata Revotiei)的顶层公寓。
伊万娜·彼得洛娃穿着一袭深紫色的丝质睡袍,慵懒地靠在落地窗边的天鹅绒沙发里。窗外,城市华灯初上,历史的厚重与现代的浮华交织在一起。她手中端着一杯琥珀色的白兰地,却没有喝,只是轻轻晃动着,看着酒液在杯壁上挂出完美的弧线。
她面前的平板电脑上,刚刚解密并呈现了来自远东的指令。看着屏幕上“招募‘灰衣主教’”的字样,伊万娜性感的嘴角微微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
“终于……意识到人的价值了么?”她低声自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和……野心。
与陈默的合作,从一开始就是一场危险的舞蹈。她欣赏他的果断、狠辣和深不见底的资金池,但也敏锐地察觉到这个东方男人骨子里的控制欲和多疑。单纯的军火交易,她可以赚取丰厚的佣金,但终究只是个高级中间商。一旦涉及到“人”的招募,意义就完全不同了。
这意味着更深的捆绑,意味着她将不仅仅是一个渠道,而是“暗影”在东欧乃至欧洲延伸出去的一条臂膀。这意味着更大的权力,但也意味着更高的风险,以及……更难以摆脱的羁绊。
伊万娜抿了一口白兰地,灼热的液体顺着喉咙滑下,带来一丝暖意。她走到书桌前,打开一个厚重的、需要物理钥匙和密码双重认证的保险柜,从里面取出一本厚厚的、封面没有任何标识的皮质笔记本。
这里面记录的不是交易流水,而是她多年来苦心经营、收集到的各类“人才”信息。有些人她观察已久,有些人只是档案中的一个名字。如今,这些名字被赋予了新的价值。
她翻开笔记本,修长的手指划过一页页泛黄的纸页或打印的资料。
米罗斯拉夫·克伦斯基——捷克人,前捷克陆军第601特种部队(SFG)军官,参与过阿富汗任务。退役后创办了一家小型pc,业务能力扎实,但缺乏政治资源和大型订单,公司经营状况不佳,手下有一批同样郁郁不得志的老兵。评价:专业,可靠,渴望认可和机会。潜在价值:军事训练、小型行动指挥。
尼古莱·奥尔洛夫——俄罗斯裔,曾在伊热夫斯克机械制造厂(Izhash)担任轻武器设计师助理,据说是个天才,但性格古怪,酗酒,与上级关系恶劣,因“经济问题”被辞退。目前流落在拉脱维亚里加,靠打零工和接一些灰色地带的私活维生,据说在进行一些“危险”的个人研究。评价:技术潜力极高,不稳定,易控制(通过提供研究环境和资金)。潜在价值:武器研发与改进。
“夜莺”(真名未知)——活跃在圣彼得堡和塔林地区的黑客,以精准入侵政府和企业网络、窃取商业机密而在地下小有名气。最近似乎惹上了麻烦,被俄罗斯内务部经济安全局盯上,正在寻求庇护和新的资金源。评价:技术精湛,处于困境,有利用价值。潜在价值:网络情报收集、特定目标攻击。
还有几个名字,来自乌克兰、波兰、保加利亚……有因派系斗争被清洗的前安全局官员,有精通密码学和信号情报的前通信部队工程师,有在私营军工企业不得志的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