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河北暗子(1 / 2)

大殿之内,檀香袅袅。

方才由征北将军张辽紧急送达,来自魏将朱灵的投诚信,已在重臣手中传阅完毕。

信件辗转于指尖,带来的不仅是黄河对岸一员宿将的归附,更是一个可能撬动整个北方战局的战略支点。

明王波彦高踞王座,目光如炬,缓缓扫过阶下每一位臣子的面容,将他们的沉吟、权衡与瞬间闪过的精光尽收眼底。

他身体微微前倾,手指在紫檀木扶手上轻轻敲击了一下,打破了沉寂,声音沉稳而充满力量:“如何?诸卿都看完了。这东郡北岸,要不要?”

这句话问得直接,却重若千钧,仿佛掷地有声的巨石,在每个人心中激起涟漪。

话音未落,一道清朗而充满自信的声音便已响起。

刚从南郡风尘仆仆赶回阳翟述职的周瑜,迅速出列,深施一礼。

他归顺明国以来,虽屡有建树,但自觉相较于徐庶、郭嘉等早早追随波彦的旧臣,所立之功仍显不足,心中常怀一股急于证明自身价值的锐气。此刻,正是他展现韬略、奠定地位的良机。

“大王,”周瑜声音洪亮,条理清晰,“此乃天赐良机,不可错失!然则,接收东郡北岸,绝非眼下此刻应为之事。”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同僚,最终坚定地落回波彦身上,“大王定下的休养生息之策,施行尚不及一年,国力、民力正在复苏,此乃根基,万不可因一时之利而动摇。”

“此时若大张旗鼓接纳朱灵,无异于将锋芒直指袁绍咽喉,必使其惊惧反扑,重启战端,则我朝积蓄之力将毁于一旦。”

他话锋一转,指向悬挂于侧壁的巨幅舆图:“臣之见,当先行厚赏朱灵,赐予其显赫官职,使其感恩戴德,心甘情愿为吾明国潜伏于北岸,成为一颗嵌入魏国心脏的暗钉。待到明国准备万全,誓师北伐之日,再启用此子。”

“届时,凭借其接应,吾大军可在水军协助下悄然渡河,神不知鬼不觉直扑邺城!此乃奇兵之策,关键在于出其不意。”

周瑜越说越是激昂,手指虚点地图上的邺城位置:“只要攻其不备,一举拿下邺城,则魏国中枢崩溃,群龙无首,必然大乱。即便一时难以攻克,若能将其重重围困,亦可吸引魏国各路援军来救。”

“吾军则以逸待劳,凭借大王麾下虎狼之师与精良装备,将来援之敌一一歼灭于野!一旦魏国野战精锐尽丧,其余郡县传檄可定,再回师攻打已成孤城的邺城,则事半功倍,所费代价将大大降低!”

他的战略视野并未止步于河北,而是继续向西延伸:“邺城一下,河北震动,大王便可立即飞檄传令司州、凉州早已枕戈待旦的十余万将士,挥师攻入曹操控制的北地、上郡,一举收复河套膏腴之地!继而东取太原,形成对曹操残余势力的东西夹击、南北合围之势。届时,曹操腹背受敌,焉能不败?北方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