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何仪重伤(2 / 2)

徐庶率先出列,神色肃穆:“大王圣明!太史署既依天象、灾异、气候三重印证推演出灾情,吾等宁可信其有,不可存侥幸之心。若待灾劫降临再行应对,必将生灵涂炭,国力大损。更恐有心之人趁乱生事,致使灾区局势糜烂。”

“若北方袁绍、曹操得知二地生变,必定伺机南下,破坏大王休养生息之策。”

步骘紧接着奏报,语气急切:“徐尚书所言极是。当依大王决策,全力防灾。否则不知多少百姓将葬身废墟,多少良田颗粒无收。”他手持玉笏深施一礼,“恰逢刑部新修《明律》已成,正待四府核查。今臣无大事在身,臣愿请命赴灾区督管救灾,以刑部之名整肃灾地秩序,严防趁火打劫、囤积居奇之事。”

工部尚书刘晔也快步出列,声音洪亮:“臣亦请命前往徐州!地龙翻身威力骇人,顷刻间便可屋倒山崩,江河改道。灾后重建离不开工事调度,工部前往督管再合适不过。臣请求即刻启程,劝说百姓避灾,并督导各郡加固官仓、疏通水道,以减轻损失。”

“好!”波彦朗声道,“二位爱卿忠勇可嘉。准步骘持节赴江淮,总督灭蝗事宜。刘晔持节赴徐州,总管救灾事务。持节如孤亲临,若有抗命者,可依律严惩!另可每人从阳翟大营提兵一千随行,以备不时之需。”

“臣领旨!定不负大王重托!”二人齐声应道,当即退出大殿准备行程。

波彦目送他们离去,转向其余大臣:“刑部、工部既已奔赴灾区,诸公更须同心协力。灾情所需人力物力,务必优先保障。记住——”他的声音陡然提高,在殿内回荡,“在灾情面前,救灾就是王令!”

他转向户部尚书自己岳丈陶让:“外舅立即清点灾区周围各郡粮仓储备,除维持各地基本需求外,余粮全部调往徐州、江淮备用。同时采购粮食,以防不测。”

又对统帅府道:“命各郡驻军进入戒备状态,随时准备开赴灾区维持秩序、参与救援。特别是徐州周边驻军,要提前演练救灾程序。”

再对工部侍郎吩咐:“速速准备搭建临时住所的材料,至少要能满足五万人所需。同时征集各地医师、药草。”

最后对监察府道:“派出监察御史,严查各地官员在防灾救灾中的表现,有功者赏,有过者罚,绝不姑息。”

一道道命令有条不紊地发出,朝堂上下迅速行动起来。波彦走到殿门前,望着阴沉的天空,沉声道:“天灾虽可畏,但人心更可恃。只要君臣一心,百姓协力,再大的灾难也压不垮吾等明国。”

“谨遵王命!必当竭尽全力!”殿内响起整齐而坚定的回音,这声音汇聚成一股力量,仿佛能穿透宫墙,传遍大明的每一个角落。

随着议事结束,整个大明朝堂又开始全速运转。一匹匹快马带着紧急诏令驰往各州郡,一艘艘粮船开始在水道上集结,一队队官兵开始整装待发。

而在益州,张飞借酒消愁,“大兄,吾三兄弟还在广汉待多久,窝囊至极,看看波彦、袁绍、曹操都称王了,如今刘璋在成都也坐上了蜀王之位,这天下快没大兄的位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