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关羽之言(1 / 2)

残阳如血,将阴平古道旁的连绵山岭染上了一层悲壮的赭色。中军大帐内,油灯如豆,映照着几张心事重重的面孔。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说的压抑,与帐外偶尔传来的兵甲碰撞声、战马嘶鸣声交织在一起,更添几分焦灼。

“啪!”一声脆响,打破了帐内的沉寂。只见张飞将手中的酒碗重重顿在案几上,残余的酒液溅了出来,他环眼圆睁,声若洪钟:

“憋屈!真真憋屈死俺老张了!大兄,吾等自泰山千里迢迢来到这巴蜀之地,说是共御外侮,匡扶汉室,可那刘季玉给的是什么?是这鸟不拉屎的阴平古道!”

“是看着别人脸色才能领到的些许粮草!咱们这一万儿郎,日日在此喝风饮露,替他刘璋看家护院,却连个像样的城池都摸不着!这算什么汉室宗亲?依俺看,他就是把大兄当个看门的!”

刘备坐在主位,眉头紧锁,手中无意识地摩挲着一卷早已磨损的竹简。他并未立即斥责张飞,只是那声叹息悠长而沉重,仿佛承载了半生的颠沛与失意。

“三弟,怎能这般说话?”关羽丹凤眼微睁,卧蚕眉轻挑,出声制止道。

他素知张飞性情粗豪,但眼下局势微妙,言语更需谨慎。“大兄身为汉室宗亲,血脉高贵,心系社稷。如今见天下满是反王,烽烟四起,汉室倾颓,早已是痛心疾首,日夜忧思大汉天下的前程。”

“大兄所虑,乃是江山社稷,黎民百姓,岂是为了一些区区名利而耿耿于怀?”他言语间,维护刘备之心拳拳,同时目光扫过张飞,带着些许责备。

说完,关羽又侧身看向主位上的刘备。但见刘备依旧愁容满面,那双曾经顾盼自雄、能令人折服的眸子里,此刻盛满了疲惫与迷茫。

关羽心中不忍,话锋随即一转,声音也低沉了几分:“不过大兄,三弟话糙理不糙。他虽言语直率,却点出了吾等眼下实实在在的困境。”

“大兄立志匡扶汉室,扫清寰宇,此志可昭日月。然而,如今吾等困守在这广汉属国的边鄙之地,名为太守,实为客将,替那刘季玉守着这阴平险隘,阻挡波彦武都兵马南下。”

“长此以往,绝非良策。如此蹉跎岁月,只怕那波彦麾下的明军铁骑已然打进了益州腹地,大兄却还在这阴平古道间打转,只能眼睁睁看着大汉一步步走向末路,徒呼奈何。大兄,时机稍纵即逝,吾等……是该时候主动出击,寻一条出路了。”

刘备闻言,抬起了头。关羽这番话,说到了他心底最深的隐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