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想法更为大胆,詹元、雷广都露出思索之色。使用石炭炼铁并非没有先例,但确实容易因硫磺等问题导致铁质变脆,若能解决此弊病,那是再好不过。
波彦最后提到了最关键的一点:“再者,便是这由铁成钢之法。孤曾闻一法,名曰灌钢。其大要,乃利用生铁含碳高、易熔,熟铁含碳低、难熔特性。可将液态的生铁,浇淋在叠放的熟铁条块之上,生铁之水包裹熟铁,二者相互渗透交融,反复数次,则可得硬度、韧性俱佳之钢材!此法或可比尔等如今千锤百炼之法,效率高出十倍不止!”
“灌钢法?!”詹元和赵铁几乎同时失声。他们都是冶铁顶尖的匠人,瞬间就捕捉到了这其中蕴含的道理!如真能实现,那么优质钢材的获取将不再那么依靠运气与极其耗费人力的锻打,而是可以通过相对可控的技艺批量生产!
波彦看着他们震惊而兴奋的表情,知道自己指出的方向是对的。他坦然道:“孤所言,多源于古籍杂记与平日遐思,仅是大略之思路。其中具体如何操作,如何控制火候、配比,何种生铁配何种熟铁,浇淋几次为宜,皆需尔等潜心试验,慢慢摸索。”
他语气转为郑重:“赵铁,詹元,雷广,孤将高炉改良与灌钢法验证,交予尔等。要人给人,要物给物,民部会拨付专款。尔等需挑选得力可靠之工匠,组建专班,抓紧验证,早日得出可行之方案。此事关乎国运,务必全力以赴!同时,亦需注意保密,所有参与此事之工匠,皆需登记在册,工艺细节,不得外泄!”
他目光灼灼地看着赵铁等人:“若能成功,使明国铁产量倍增,钢材质量飞跃,孤,绝不吝啬封赏!尔等皆知,明国不以出身论英雄,但有功于国者,工匠亦可为官,享厚禄,光耀门楣!封赏之物,孤回阳翟便让人先行备下,只待尔等佳音!”
赵铁只为工坊一主事,算不得官,听到波彦的话激动得浑身发抖,再次跪倒在地,以头抢地:“大王!大王如此信重,小人赵铁,愿立军令状!必竭尽心力,肝脑涂地,也要按大王指引,炼出更多、更好的铁钢!若不成,甘愿伏法!”
“好!孤等尔传回好消息!”波彦亲手将他扶起,“回城之后,孤会令医署派医官常驻各大工坊,负责工匠伤病诊治及防暑事宜。”
他又对众人嘱咐道,“另外,传孤令,今后所有冶铁、冶铜等高温工坊,工匠每劳作一个时辰,必须轮换出工坊休息一刻,透透气,喝些水,对身体好些。此乃制度,必须执行!”
“大王仁德!”众人心悦诚服。
交待完毕,波彦终于离开了这处热火朝天的工坊。
刚一走出,一阵春日凉爽的微风迎面袭来,带着泥土青草的气息,与工坊内的灼热浑浊判若两个世界。波彦深深吸了一口气,感到一阵难得的清爽。他翻身上马,在亲军护卫下,踏上了返回阳翟城的路。
“恭送大王!”赵铁带着工匠,礼送到波彦的仪仗消失在道路尽头,方才起身。他抹了一把激动与汗水混杂的脸,转身对身边的工头说道:“都听见大王的话了?快!把李师傅、张师傅他们都叫来!还有,去库房领最好的石炭!吾等要干大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