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像他们这样在长安有眼线的人,自然更是早已知晓。
如今,天下各路诸侯的目光都如同饿狼一般,紧紧地盯住了皇帝流亡的队伍。
整个京兆尹都已经乱成了一团,而李傕与郭汜这两个人,此刻也正忙于追回皇帝,根本无暇顾及其他事情。
也正因如此,段煨才能够如此轻易地骗过城门守军,顺利地一路南下夺得武关。
文聘见段煨对皇帝出逃的事情心知肚明,便不再拐弯抹角,直接开门见山地说道:
“既然将军已经知道了这件事,那文某就直说了。”
“文和先生吩咐过,等吾到达武关之后,将军需得立刻率领军队赶回华阴,设法拦住皇帝的去路,尽量拖延时间,等待文和先生与子刚先生前来,商议如何妥善安排皇帝的事情。”
“文和先生还说了,如今皇帝仍然在京兆尹徘徊,为了躲避李傕郭汜二人的追击,甚至不惜绕路而行。然而,即便如此,皇帝最终还是要东归洛阳,而这途中,弘农郡是必经之路。”
“董承等人肯定不敢冒险带着皇帝前往大将军所管辖的南阳。毕竟,南阳可是大将军的地盘,他们可不敢轻易涉足。”
“而河东,又是曹操的新得之地,护送皇帝逃出长安的董承等人,自然也会担心皇帝落入曹操之手。所以,考虑下来,要想让皇帝顺利回到洛阳,就只能选择穿过弘农郡了。”
文聘继续说道:“将军此时赶回华阴,极有可能成功截住皇帝一行人。只要能将他们拖住,困在华阴,那将军可就又立下一件大功!”
“到时候,文和先生与子刚先生必定会亲自向大将军为段将军请功,将军的功劳簿上又要增添光辉的一笔!”
“好!既然如此,段某明白了。事不宜迟,吾这就立刻带兵返回华阴,恭迎陛下大驾光临!”段煨当机立断,毫不犹豫地做出了决定。
文聘站在城楼上看着段煨带兵返回华阴,抓紧下令让一半人休息,另一半守好关城。
此时天下也因皇帝出逃,各地诸侯纷纷召集众人议事。
先是待在河东安邑的曹操。
曹操端坐在主位 ,对下方智谋过人的众人说道:“皇帝出逃长安,欲归洛阳,诸公有何赐教,操洗耳恭听。”
只见一人出列,曹操急忙问道:“孝先,有何高见?”
毛玠出言说道:“禀明公,吾以为,明公应带兵迎回天子,将天子安置在安邑,明公可掌其朝廷。尊天子以令诸侯。”
“以天子名义,收服司隶大小诸侯,夺其兵马为自己所用,到时明公就有司隶六郡,坐拥关中与河洛二地。以山川之险拒敌。”
“且皇帝在明公手中,袁绍与波彦必会心生忌惮,为堵住天下悠悠之口,不敢明目张胆率大军攻伐明公。”
“这便给予吾等机会,以司隶六郡之力,加之朝廷大义。明公可快速夺取凉并”
“手中有了雍凉精骑,三州之地。方能与北袁绍南波彦二人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