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谢谢您这三年来的培养和照顾,我们也舍不得离开学校,舍不得这里的孩子们。”江念熙语气诚恳,眼中满是感激,“我们之所以想调回龙华,主要是想照顾家人。76岁的公公江哲早年创办过教育机构,73岁的婆婆林晚星是退休初中老师,年纪大了,还特意来随军帮我们带四个孙辈,实在辛苦。我爸妈在广州,苏晓的爸妈在老家,都帮不上忙,我们俩上班通勤远,照顾孩子也力不从心。孩子们也到了关键的学习阶段,暖暖和庭萧8岁多,马上要上三年级,正是打基础的时候,景郉和清禾3岁多,也该上幼儿园了,我们想让他们在一个稳定的环境里成长。回龙华以后,我们能更好地兼顾家庭和工作,也能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做点贡献。调动申请也需要上级审批,估计得一个月时间,我们保证,在这期间一定会站好最后一班岗,把手里的工作妥善交接好,绝不影响学生的学习进度。”
苏晓也补充道:“我们已经和龙华小学初步沟通过了,他们正好需要语文和英语老师,也愿意接收我们。我们会把班里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性格特点都整理好,交给接替我们的老师,确保教学工作平稳过渡。请校长放心,我们绝不会因为要调动就敷衍工作。”
校长看着两人坚定的眼神,知道她们已经做好了决定,便不再挽留。“既然你们已经考虑清楚了,我也不拦着你们。”校长拿起笔,在申请材料上签下了意见,“祝你们在龙华一切顺利,以后常回来看看。”
走出校长办公室,江念熙和苏晓相视一笑,心中的一块大石终于落了地。她们拿出手机,给江念初发了条信息:“大姐,我和苏晓也提交了调回龙华小学的申请,审批估计得一个月,以后咱们就能天天见面啦!周航是广州本地人,以后咱们一家人还能组团去广州吃早茶呢!爸妈也能回龙华享清福,妈是退休初中老师,爸开过教育机构,以后启星学校有什么需要,他们还能帮着出出主意呢!”
此时的启星学校,45岁的江念初正和48岁的丈夫陈屿在彩虹教室里,和老师们一起规划新学期的“无差别职业体验周”。启星学校是江念初多年的心血,从最初的几间教室、几十个学生,到如今初具规模、口碑载道,每一步都离不开她的坚持和陈屿的支持。陈屿作为建筑设计师,不仅设计了学校的整体布局,还特意打造了“彩虹教室”——墙面是柔和的渐变色,书架摆满了各类绘本,角落有可供孩子们随意坐卧的软沙发,还有一个小小的舞台,鼓励孩子们大胆表达自己;而“无差别空间”则打破了传统教室的界限,既有适合男生的科技角、运动区,也有适合女生的手工坊、阅读角,更有让所有孩子共同参与的合作区,践行着“每个孩子都值得被尊重,每个梦想都值得被呵护”的教育理念。
收到妹妹的信息后,江念初脸上瞬间绽放出灿烂的笑容,立刻把手机递给陈屿看:“你看!念熙和苏晓也要回龙华了,去龙华小学教书,就是得等一个月审批!这下好了,咱们一家人就能在龙华团聚了,爸妈也不用再在部队家属院受累了!”
陈屿接过手机看了一眼,也笑着点了点头:“这可真是双喜临门!一个月的审批时间不算长,正好让两边都做好准备。龙华小学离咱们启星不远,开车也就十分钟路程,以后你们姐妹俩既能常见面,教学上还能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等她们审批下来到岗了,我去帮龙华小学看看校园布局,把咱们‘无差别空间’的理念也融进去,让两个学校的孩子都能在包容、平等的环境里成长。76岁的岳父江哲开过教育机构,对教育管理可有经验了,73岁的岳母林晚星是退休初中老师,教学功底扎实,他俩的经验可比我丰富多了,以后启星学校有什么事,还能多请教他们呢。周航是广州本地人,以后咱们去广州,也能有个地道的向导,尝尝正宗的广式早茶、烧腊,多好。”
江念初点点头,眼中满是憧憬:“我还想和龙华小学搞联动活动呢!比如一起举办性别平等主题夏令营,组织两校孩子一起制作‘平等树’,让孩子们把对平等的理解写在树叶上,贴满整棵树;还能一起开展辩论赛,让孩子们围绕‘职业没有高低贵贱’‘男生女生都能做任何事’这样的主题展开讨论。而且二哥和周航在刑警队,还能请他们来学校做安全讲座,教孩子们如何自我保护、如何防范校园欺凌,这些都是孩子们需要学习的。妈是初中语文老师,说不定还能来学校给孩子们上几节文学赏析课,讲讲古诗词里的故事,爸开过教育机构,也能给我们分享些办学经验,比如如何更好地和家长沟通、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妈做的点心那么好吃,到时候可以搞个亲子烘焙活动,让孩子们跟着妈一起做点心,肯定特别受欢迎。”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所有人都在有条不紊地为回龙华做着准备,日子过得忙碌而充实。江逸晨和周航依旧坚守在特警岗位上,认真完成每一次训练和执勤任务,把多年积累的实战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队里的年轻队员。江逸晨手把手地教年轻队员格斗技巧,周航则耐心讲解侦查注意事项和应急处置流程,两人都想站好最后一班岗,给这段特警生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周航还特意给广州的爸妈寄去了深圳的特产——沙井生蚝、公明烧鹅,还有孩子们画的画,电话里一遍遍说着转业后的规划:“爸、妈,等我到了龙华,每个月都回去看你们,到时候带念熙和庭萧、清禾一起回去,让孩子们多陪陪你们。龙华离广州近,开车不到两小时就到了,以后你们想我们了,随时都能过来住几天。”电话那头,周航的母亲哽咽着答应:“好,好,我们等着你们,到时候给孩子们做他们爱吃的马蹄糕、虾饺皇。”
江念熙和苏晓则在市区小学里,忙着做工作交接。她们把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性格特点、薄弱环节都详细记录下来,整理成厚厚的学情分析报告,交给接替她们的老师。江念熙还把自己的教学课件、教案、课堂实录都拷贝出来,分享给同事;苏晓则利用课余时间,带着接替她的老师熟悉班级情况,介绍每个孩子的英语基础和学习习惯,确保教学工作平稳过渡。
家属院里的老人们也没闲着。江哲把早年创办教育机构时的教案、管理手册、招生方案一一整理出来,装订成册,想着或许能给江念初的启星学校用上。他还特意翻看了最新的教育政策和素质教育相关的书籍,时不时给江念初打电话,分享自己的见解:“念初,现在的孩子和我们那时候不一样了,更注重个性发展,你那个‘无差别教育’的理念很好,但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多关注每个孩子的兴趣点,不能一刀切。”
73岁的林晚星作为退休初中老师,更是忙得不亦乐乎。她认真梳理了初中语文的重点知识点,从文言文翻译到古诗词鉴赏,从阅读理解到作文写作,都整理成了清晰的笔记,还准备了几个趣味文学小课堂的方案——《古诗词里的春天》《成语故事新编》《课本里的名人趣事》,打算回龙华后给启星学校的孩子们露一手。她还特意跟着网上的教程学做广式点心,马蹄糕、虾饺皇、叉烧包,一次次尝试,一次次改进,只为了以后去广州看望周航父母时能拿出手,也能让孩子们吃到正宗的广式点心。
江念初和陈屿也没闲着,每隔一周就驱车赶往部队家属院探望。他们带来了龙华的新鲜水果、特色小吃,还有陈志鹏、陈语安、陈语宁给弟弟妹妹们买的玩具和绘本。19岁的陈志鹏正在家焦急等待大学录取通知书,每次视频都不忘叮嘱:“外公外婆,你们多注意身体,等我拿到录取通知书,就去部队家属院看你们,带暖暖、庭萧他们去玩。”13岁的双胞胎姐妹陈语安和陈语宁则给江暖暖、周庭萧写了信,信里描述了启星学校的彩虹教室、校园里的小花园,还有初中部的有趣课程,让两个小家伙对龙华的生活更加向往。
陈屿每次去,都会给孩子们带些建筑模型的零件,教江暖暖和周庭萧组装,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他还会和江哲探讨启星学校的扩建计划,江哲结合自己创办教育机构的经验,给出了不少实用的建议:“校园扩建要考虑安全因素,尤其是消防通道和活动区域,还要注重环保,多用绿色材料,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林晚星则会和江念初探讨语文教学的创新,从诗词赏析到情境教学,聊得不亦乐乎,陈屿在一旁听着,也时不时补充几句:“可以把语文课堂搬到户外,比如在校园的小花园里教孩子们读描写春天的古诗,让孩子们亲身感受诗句里的意境,这样记得更牢。”
一家人在忙碌的准备中,愈发期盼团聚后的日子,原本漫长的一个月,似乎也变得格外短暂。
这天下午,江逸晨正在训练场上带领队员进行最后的战术演练,汗水顺着脸颊滑落,浸湿了训练服,但他的眼神依旧坚定。突然,手机震动起来,是支队办公室的电话。他心里一动,快步走到场边接起电话。“江逸晨同志,你的转业申请经上级部门审批通过,同意你转业至龙华分局刑警队,下周一可以前往报到!”电话里传来的消息,让江逸晨瞬间红了眼眶,所有的辛苦和等待都有了回报。他立刻吹了声哨子暂停训练,对着队员们高声喊道:“兄弟们,我转业审批过了,下周就要回龙华了!”队员们纷纷围上来道贺,掌声和欢呼声在训练场上回荡。江逸晨第一时间拨通了周航的电话,也拨通了家里的电话,声音抑制不住地颤抖:“爸、妈,审批过了,我们下周就能回龙华了!”
几乎是同一时间,周航正在宿舍整理装备,手机铃声急促响起,看到支队号码的那一刻,他的心猛地一跳。“周航同志,你的转业申请已获批,龙华分局刑警队等候你报到!”挂了电话,周航激动地原地攥了攥拳,眼眶瞬间湿润。他立刻给远在广州的父母打去视频电话,屏幕里,两位老人看到儿子的笑容,也跟着红了眼。“爸、妈,我审批过了,马上就能回龙华了,以后就能常回家看你们了!”周航的声音有些沙哑,“等我安顿好,就接你们来龙华住几天,也让你们见见念熙和庭萧、清禾。”周航的母亲哽咽着说:“好,好,阿航,终于能常回家了,妈给你留着你最爱的马蹄糕。”
江念熙和苏晓此刻正在市区小学的办公室里批改作业,手机同时弹出了龙华区教育局的通知短信:“调动申请审批通过,同意于下周一到龙华小学报到。”两人对视一眼,瞬间明白了彼此眼中的激动,江念熙忍不住抱住苏晓,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我们能回龙华了!”办公室里的同事们纷纷投来祝福的目光,校长也走过来笑着说:“早就知道你们要回去,龙华的孩子有福气了,记得常回来看看。”
消息传到部队家属院,江哲和林晚星正坐在院子里择菜,江哲手里还拿着给江念初整理的教育笔记。接到江逸晨的电话后,江哲手里的笔“啪”地掉在桌上,他猛地站起身,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颤抖:“过了?真的过了?”林晚星也停下手里的活,眼眶瞬间湿润,起身走到丈夫身边,紧紧握住他的手,反复念叨着:“太好了,太好了,终于能回龙华了……”邻居们听到动静,也纷纷围过来道贺,家属院里一片欢腾。
江暖暖和周庭萧放学回来,一进门就看到爷爷奶奶满脸笑容,立刻扑过去问:“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是不是能回龙华了?”江哲抱起江暖暖,高高举过头顶,笑着说:“是啊,审批过了,咱们下周就走,去见大姑、陈志鹏哥哥、语安语宁姐姐,还能去彩虹教室玩呢!”周庭萧也兴奋地跳起来:“太好了!我能去龙华的小学踢足球了!”小江景郉和周清禾虽然听不懂,但看着大家开心的样子,也跟着拍着小手,咯咯地笑起来。
归乡的日子定在了周末,这一天,天刚蒙蒙亮,部队家属院就热闹了起来。江逸晨和周航正在往车上搬行李箱,里面装满了这些年在部队的纪念品、生活用品,还有给江念初一家带的特产。江念熙和苏晓则在给孩子们收拾书包、衣物,给每个孩子都准备了换洗的衣服、常用的文具和心爱的玩具。76岁的江哲手里提着一个厚厚的公文包,里面全是他的教育资料和笔记,还有给陈志鹏带的几本高考志愿填报指南;73岁的林晚星则提着一个布包,里面装着她准备的趣味课堂教案、给孩子们做的手工零食,还有给江念初一家带的家乡特产。
“都准备好了吗?咱们出发啦!”江逸晨看了一眼手表,大声喊道,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准备好了!”大家齐声应答,声音里满是期待。浩浩荡荡的队伍朝着停车场走去,四个孩子像小尾巴一样跟在后面,叽叽喳喳地讨论着龙华的生活。
车子驶离部队家属院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忍不住回头张望。这里承载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