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掌心的刺 > 第482章 网络里的联结与跨省探访

第482章 网络里的联结与跨省探访(1 / 2)

江念初的指尖在键盘上轻轻敲击,发送出最后一条系统测试通知时,窗外的晨光恰好漫过办公桌上那盆长势喜人的绿萝,叶片上的露珠折射出细碎的光芒,像极了她此刻心中翻涌的期待。“省级性别平等学生网络”的启动页面在屏幕上缓缓加载完成,蓝色的主色调搭配着象征多元包容的彩虹图标,下方跳动的光标正实时更新着各地加入的学校数量——短短半小时,已有十七所来自不同市县的中小学完成注册,后台的留言区里,满是老师们的提问与孩子们的好奇。

“成了。”江念初转过身,看向坐在对面沙发上的陈屿,眼底藏不住笑意。陈屿放下手中的策划案,起身走到她身边,目光扫过屏幕上不断刷新的数据,嘴角也扬起弧度:“比预想中顺利太多,看来大家对这个平台的期待值不低。”

这个网络平台是江念初筹备了近三个月的心血。从最初的构想,到联合教育部门制定内容规范,再到联系技术团队搭建线上社区,她几乎每天都要忙到深夜。平台不仅设有“性别平等小课堂”“榜样故事分享”等板块,还开通了匿名留言区,让孩子们可以毫无顾忌地倾诉困惑,也能跨地域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而此刻,随着平台的正式启动,她更想让这份线上的联结落地生根——跨省探访邻省的试点学校,便是她计划中的重要一步。

“收拾得差不多了吧?孩子们该在楼下集合了。”陈屿的声音拉回了江念初的思绪。她点点头,拿起搭在椅背上的外套,快步走出办公室。楼下的停车场里,两辆大巴车早已整装待发,二十多个来自本校的孩子穿着统一的校服,正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即将到来的旅程。这套校服是逸晨特意为“性别平等”主题设计的,没有传统的男女款区分,简洁的白色衬衫搭配浅灰色长裤,胸前的校徽旁绣着小小的彩虹图案,既舒适又充满寓意。

“江老师!陈老师!”看到两人走来,孩子们立刻围了上来,脸上满是兴奋。五年级的朵朵拉着江念初的衣角,仰着小脸问:“江老师,邻省的学校是不是和我们不一样呀?他们也会上性别平等课吗?”

江念初蹲下身,轻轻揉了揉朵朵的头发:“会呀,而且他们还有特别棒的心理健康角,咱们今天去了就能一起玩游戏呢。”她的话音刚落,孩子们便发出一阵欢呼,一个个迫不及待地登上大巴车,车窗里很快探出一张张充满好奇的小脸蛋。

车程不算短,三个多小时的路途里,孩子们并没有感到无聊。江念初和陈屿组织大家进行了互动游戏,还让每个人准备了一段自我介绍,打算到了对方学校后分享给新认识的朋友。大巴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窗外的风景从熟悉的城市街景逐渐变成连绵的田野,金黄的稻浪在风中起伏,像一片金色的海洋。孩子们的歌声和笑声透过车窗飘出去,与路边的风声交织在一起,格外热闹。

下午两点,大巴车终于抵达邻省的试点学校——青禾小学。车子刚停稳,校门口就传来了热烈的掌声。青禾小学的王校长带着几位老师和三十多个学生早已等候在那里,他们穿着同样简洁大方的校服,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

“江老师,陈老师,欢迎你们!一路辛苦了!”王校长快步走上前,与江念初和陈屿紧紧握手。“王校长太客气了,我们早就想来向你们学习了。”江念初笑着回应,目光不自觉地落在了青禾小学的校园里。

这所学校不算大,但布局精巧,处处透着温馨。教学楼的外墙上画满了色彩鲜艳的壁画,有倡导平等包容的卡通形象,也有孩子们自己创作的绘画作品。操场周围种满了绿植,几棵高大的香樟树郁郁葱葱,投下大片阴凉。王校长带着他们边走边介绍:“我们学校开展性别平等教育已经有一年多了,最初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后来借鉴了不少你们学校的经验,才有了现在的规模。”

沿着整洁的林荫道往前走,很快就到了孩子们最期待的心理健康角。这里不像传统的教室,更像是一个温馨的活动室。墙角摆放着柔软的沙发和彩色的坐垫,书架上摆满了适合孩子们阅读的绘本和心理辅导书籍,旁边的桌子上还放着沙盘、画笔和各种手工材料。青禾小学的孩子们已经提前做好了准备,看到江念初他们进来,立刻热情地招呼起来:“快来和我们一起玩呀!”

没有丝毫的陌生感,两校的孩子们很快就打成了一片。有的围坐在沙盘旁,一起搭建着想象中的城堡;有的拿起画笔,合作完成一幅主题为“我们都是好朋友”的绘画;还有的坐在沙发上,分享着各自学校的趣事。江念初看到,本校的男孩小宇正和青禾小学的女孩乐乐一起组装积木,小宇不小心碰倒了搭好的“高塔”,没有丝毫抱怨,反而笑着对乐乐说:“没关系,我们重新搭一个更棒的!”乐乐点点头,两人立刻投入到新的搭建中,配合得十分默契。

陈屿站在一旁,用相机记录下这温馨的一幕幕。他转头看向江念初,发现她正看着孩子们的身影出神,嘴角带着温柔的笑意。“是不是觉得特别有成就感?”陈屿轻声问。

江念初回过神,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是啊,你看他们,不管来自哪里,不管性别差异,都能这样平等地交流、真诚地合作,这就是我们做这件事的意义。”她顿了顿,继续说道:“以后咱们要经常组织这样的探访活动,让各省的孩子互相学习,互相鼓励。线上的网络平台是桥梁,线下的实地交流就是纽带,只有这样,性别平等的理念才能真正扎根在孩子们心里。”

陈屿深深点头,他完全认同江念初的想法。线上平台打破了地域的限制,让更多孩子能够接触到性别平等的知识;而线下的探访活动,则让这份联结变得更加真实可感。孩子们在面对面的交流中,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彼此的差异与共性,学会尊重与包容。

王校长看着孩子们融洽相处的场景,也十分感慨:“江老师,你这个想法太好了!其实我们早就想组织学生去你们学校看看了,只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契机。以后咱们可以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除了互访,还能联合开展线上主题活动,让孩子们的交流更频繁、更深入。”

“这正是我想说的!”江念初高兴地说,“我们的网络平台已经开通了‘跨省结对’板块,接下来就可以让两校的班级两两结对,定期开展线上分享会、联合读书会,让孩子们在日常的交流中加深了解。”

几人越聊越投机,从性别平等教育的课程设计,到心理健康活动的开展,再到两校未来的合作规划,不知不觉就聊了一个多小时。直到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校园里,给一切都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大家才恋恋不舍地停下话题。

晚上,江念初和陈屿带着孩子们住进了学校安排的宿舍。孩子们玩了一天,虽然疲惫,但脸上依旧带着兴奋的红晕。洗漱完毕后,江念初和陈屿挨个儿检查了每个宿舍,叮嘱孩子们早点休息,注意安全。

回到自己的房间,江念初才想起给家里打个电话。她拿出手机,拨通了熟悉的号码,电话很快就被接通了,林晚星温柔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念初,你们到地方了吧?一路上顺利吗?孩子们都好吗?”

“妈,我们早就到了,一切都顺利得很。”江念初靠在床头,笑着回应,“这里的学校特别好,王校长和老师们都特别热情,孩子们也相处得特别融洽。青禾小学的孩子们还一个劲儿地问起您和爸呢,说早就听说江老师的爸爸妈妈特别支持她的工作,想知道你们是怎么教育孩子的。”